第5章 学斋(1/1)
藏珠记第5章 学斋
秦昭明怎么也想不到萧承郁会带他来这么一个破落残败的地方执行新政。
推开舍门,一股带着潮酸气的朽木味扑面而来,差点让他吐了出来。秦昭明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但也算在官宦人家的私塾待过近二十年的功夫,这还是自己第一次来这么不符斯文的地方。
从长安至金陵的这半个月以来,秦昭明跟着萧承郁没有一日不担惊受怕,他夜夜思忖,为何萧承郁要带上他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七品官来金陵执行任务。论才干,他刚刚上任毫无政绩可言;论家世,祖上世代从商,不为士族所看重。而面前的这个男人跟自己分明不是一层水里的鱼。
秦昭明扭头看着身后穿一身青玉绸衣的男人。即使是来到如此荒凉的山下,萧承郁也丝毫没有对此地有过一丝一毫的嫌弃。
“秦大人。”萧承郁喉咙轻动。
秦昭明回过神来,赶紧跟上萧承郁的脚步,穿过破败的舍门,走进了一片荒凉的庭院。这里曾是太祖设里的经筵讲学之地,历史悠久,却因战乱而荒废。如今,这里将开设学斋,男女分斋,成为推行女官新政的重要基地。
“劳烦你带上附近村镇的里长,寻一些青壮人士将此地好好修葺此地,再招些人马从事炊事,所用银钱数目皆已记账户部,你只管去办。”秦昭明领了命,诺诺退下。
距迎珠搬进渠园已过去半月有余。
渠园不大,仅有前屋和两间草堂,草堂内有从前祖父留下的四史和各朝起居注。朱瑛在现代高低也是一名汉语言专业的研究生,文史类的书籍也都有涉及,可真正穿越到古代却连最简单的诗词歌赋都看不大懂,更别说“之乎者也”的事了。自己在古代,只怕真成了盲流一枚了。
虽说诗书不通,这些日子迎珠倒是对“农桑之事”来了劲头,先是拿着“金钗”换了两名长工打理田野之事,又命闻喜和淑纯将前后屋里老套的家具请了出去,唯独留下了书房里的八仙桌重新上漆用作书案,剩下的银钱打算自己上城里看看云娘。往后的日子只怕真的要靠自己了。
闻喜看着自家小姐好大的劲头,捂嘴偷笑:“旁人都说男人置了新居要迎娶新夫人,咱们小姐又是要迎娶谁呢?”
渠园的日子漫长却难免无聊,更何况如今自己又要上下养着几口人。可这哪里能难得到迎珠呢,不过三五日的工夫,便有了新的主意。原先太爷在世时买下此地用作读书,为的就是在山后太祖所建稷下学斋间来往便利,走路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前些年因为战乱,斋学罢课许久,现又复学,并增设女斋,想来是为了朝廷策答女官所设。
相对于设女斋,圣人新派的学斋司业才是遍金陵热议的话题,据说这位司业任朝廷正三品要官,管三省六部事宜,为施行女官新政被圣人遣务此地。金陵士族官眷贵人听闻此事无不向往,忙上赶着与金陵刺史运作关系送子女去学。
有人的地方,想来就有谋生的出路。
秉承着这样的想法,迎珠打算留下淑纯看家,带上闻喜去上学斋碰碰运气。
次日一早,迎珠换上一身粗布麻衣的小厮装扮,戴上斗笠,粗布麻衣在她身上并未显得突兀,反而增添了几分素雅的书生气。
论起女扮男装,对迎珠倒是毫无破绽,她根本就生得苗条高瘦,再加上不施脂粉,凤眼轻睨,素眉浅唇,倒真像是寒门出来的清瘦学子。迎珠对着铜镜细照了半天,回过神来见闻喜站在自己身后红着脸。
原是她身量娇小,男子的衣服在她身上晃晃荡荡十分蹩脚滑稽,仿佛误穿了老子衣服的小子,迎珠见状不免笑出声来。
迎珠和闻喜来到了稷下学斋,这里的建筑虽然陈旧,但格局依旧,环境清幽。学斋门口有几辆鎏金祥云的马车停在此处,与这古朴素雅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想来是城中贵人已来入学。
迎珠看到门口有一名年轻男子正挑了水欲登山上书院,忙使了眼色递予闻喜。
“这位大哥,我来帮你。”
那男子名唤陈二,是附近村子里来的,听闻这里学院新修,便跟着几位乡亲来此地谋了个差事。他见一个瘦长的小兄弟带着一个书童模样的小子前来,还以为是哪家的少爷。
“这如何使得,免得累了公子的手才是。”
“不妨事,我们也是农务人家,哪里会干不了这个!”迎珠一面挑水一面不忘套话:“不瞒大哥,我兄弟二人也是实在揭不开锅了,镇上的房产被好赌的爹都卖光了,听说这里新开了书院,我二人斗胆来碰碰运气,不知大哥可方便指条路子。”
陈二见迎珠不像是干粗活的人,将信将疑地回道:“这个不难,我引你去章夫子处,他才这里分管账目之事,我们也是从他那里跟来的。”
迎珠谢了一路总算到了山上伙房处,放下水揉了一下酸胀的肩膀便根据指引找到章夫子,连说带求了半日,章夫子见她二人瘦弱,干不得体力活,便算了每月二钱银子,留她二人至炊房作洒扫粗活,又在伙房隔壁辟了间屋子作舍房。
自此,迎珠领了对牌,改名“朱英”,留在了学斋。
说起来,在书院工作唯一的好处,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虽未完整地听过一节学究所授之课,迎珠却总能偷得几寸光阴躲在课院后的琵琶树下听到学子诵读的书目和文章题目。开设女斋乃大燕空前绝后之事,既是天下女子皆可试。
朱瑛心里从来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思想。只要能蟾宫折桂,三甲及第,那么自己就不再是孙家落魄的三小姐了。有了钱,就可以赎云娘,买宅子,替迎珠她亲娘正牌位,上诰命。
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孙家三小姐这苟延残喘的人生活下去。
这日,迎珠和往常一样,趁炊房管事的何嫂子打盹的功夫,往庭院后方躲懒偷课。正当自己听得入味时,却被一个粗糙的短手提了耳朵站了起来。迎珠吃痛,险些叫了出来。
“秦大人,就是这厮!成日偷懒不干活!”迎珠扭头一看,竟是何嫂子带着一名三十上下穿着朱红圆领官服的男人站在自己身后。何嫂子怒目圆睁,一张胖脸涨得通红,那男子也看着自己,黑着脸沉默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