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章完结阅读62(1/1)
穿越:我的36年(1971-2007)分章完结阅读62
不一样吧”
“哎姐,你说张丽华会瘫痪吗?”
“还在恢复,难说。yueduye.com王叔文倒是出院了,不过人好像变呆了很多,原来多能开玩笑啊,现在走道溜边,说话颠三倒四的。”
马卫青很吃惊:“真的呀,他不就是些外伤吗,怎么会变成那样?”
我说:“机关的人都说他是三分病,七分装。他成了这样,怎么处分他啊,就光把他的主任免了,别的也没追究他。听说卫生所要给他开长期病假,叫他回家调养。”
我俩正聊着,小李出来了,对我说:“陈干事,小白别的问题不大,就是基础欠缺点。我看还得抓紧给她补补课。最好能抽出两三天的时间来。”
我看看马卫青,马卫青点头说:“行。李干事你也不用往这跑了,我让她去政治部找你吧。”
我忽然脑子一动,就对马卫青说:“这样,我们回去还要给杨政委汇报,杨政委可能还要把把关。你等我的电话,如果需要的话,你就带小白去见见政委。”
这本来是不必要的事情,我之所以要这样安排,是怕杨次山把马卫青“提干”这事给忘了,我得再让他见见马卫青,加深一下印象。
第55章 “突然袭击”
由蒙道去河阳的公路两边全都是高大的杨树,形成了一条绿色的长廊。我们工地的伏尔加轿车就在这长廊中轻快地奔驰着。尽管外面天气很热,但坐在车里,任凭饱含绿叶气息的疾风吹拂着,却让人感觉挺舒服。
这辆半新不旧的伏尔加是一个星期前才调到我们工地来的。按照我们工地的级别,早就该配小轿车了,可能是马豫和杨次山在上面的根子都不太硬,军区后勤欺负我们工地,硬是让马、杨这两个“副师”出来进去坐吉普(当时有规定,副师级以上干部就可以坐轿车,以下全是吉普)。马豫不知找了多少次,上面总算给配了,还是一辆旧的。不过这也很让两个工地“主官”满足了。
车上坐着五个人:司机小王、杨政委、李干事、“战士理论组”组长白燕燕和我。杨、李、白三人是去开那个“学习经验交流会”,我是跟着“沾光”回趟“家”。政委给我制造的理由是:那材料是我写的,会前后勤审查如果需要修改,我接着就可以改出来。实际上,那稿子早就通过审查了,开会发言之前,不会再改一个字。
这次去河阳,我还跟上次去密阳农场一样,故意不告诉周启明。我要去突击检查一下,看这个小朋友在没有“家长”监护的情况下,各方面的表现如何,有没有调皮捣蛋。
我们进入河阳市区是中午十二点。到军区后勤第二招待所报到,并去食堂吃完饭之后,已经到了后勤机关的上班时间,杨次山顾不上休息,又带着我们去了后勤大院。
伏尔加一直开到政治部办公楼前停下。下车后,杨次山让李干事带白燕燕去政治部宣传科报到。他就带着我去见了军区后勤政治部的文主任。
前一段时间,我曾经给杨次山流露过想转业的念头,让他一番“劝世良言”把我从迷途上拉了回来。
杨次山说:子华你这个想法要不得,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因为小周他爸爸“有问题”那会儿,你转业不转业的无所谓,反正在部队也没很大前途。但这会儿情况不一样了。你才22岁,已经当到了正连职的干事,你应该珍惜继续进步的机会,用你的成功来证明你自己,尤其是向“周家”证明。当然,将来转业是免不了的事情,那也该等到你公公离休之后。你明白吗?这很重要。
我的心里豁然开朗,我明白了杨次山的意思。你别说,姜还是老的辣,要论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人家杨次山强得多。
杨次山为我想的真是很周到也很长远。周启明的父亲复职了,周家又成了高干家庭。那么陈子华在周家的地位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注意,这里说的是“周家”而不是周启明。对周启明我有把握,但是对“周家”我没有把握,我也不可能有把握。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珍惜继续进步的机会。用成功来证明我自己”,同时也加强我在周家的地位。
这样的“箴言”很少有人能跟我说。周启明就是想到了,他也不能说,这是他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我的好朋友女的如吕英慧、艾琴,男的如吴太白、朱运穆,他们就是看明白了也没法说,因为这牵涉到周启明。能跟我说的,肯跟我说的,只有杨次山。
杨次山也知道我想转业的一个原因,是解决两地分居问题。他的想法跟朱运穆一样,就是让我调到军区后勤机关去。这次他带我见文主任,就是为我今后的调动先做个预备。
文主任是个五十四岁的小老头,有些不修边幅,胡子好几天没刮的样子,军装穿在身上皱巴巴的,一点不像个高级干部。跟杨次山站在一起,杨次山比他更像大官儿。
不过老头很随和,没什么架子。当杨次山跟他说了一会儿话,又介绍到我的时候,他从老花镜的上方细细看了看我,很快想起来了:“对对,陈子华,去年参加过英模报告团。抓过两个罪犯,对吧,不简单不简单。”
杨次山说:我们工地的战士理论组,也是陈子华主持建立起来的,材料也是她整的。主任看到了吧?
老头在桌子上的文件堆里翻检了一下,找出了一份打印的文稿,“哦,这个。我看了,写得很好,上午报到军区政治部一份,吴主任很欣赏。明天开会他也来参加。”老头又转向我说:“小陈你不错,文武双全啊。”
我一下子没明白文武双全是什么意思。想了想才意会到,“文”是写材料,“武”是斗歹徒。
杨次山听文主任这样说看了我一眼,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此行的目的已经全部达到,老头认识了我,又知道了我是个文武双全的美女,以后再跟他说我的调动问题,就好开口了。
从文主任那里出来,杨次山去看院里的几个老战友,就让司机小王把我送去河阳市革委会的大院,直送到“农机局”的房头。
因为是个“筹建单位”,所以农机局的办公场所十分寒酸。它就是两排平房,不光蜷缩在大院的最西北角,而且还害羞地藏在一幢三层办公楼的后面。那平房的墙头,钉了一块木头牌子,上书八个毛笔字:农机局筹建办公室。我一看那字就像吞了根冰棍似的精神一振,因为那是周启明的手迹。
我在房头下了车,目送小王倒车走后,便像深入敌占区的侦察兵一样,鬼鬼祟祟地靠近了那幢房子。我需要先侦察一下“敌情”,然后集中火力给周启明来一个突然袭击。
很快我看明白了,这两排房子都是办公室。前面那幢房子较小,共四个房间,分别是值班室、生产组、局长室和副主任室。后面那幢房子较大较长,有七八间屋子,我在没有看清其他办公室之前,一眼就看到了从西面数第二个屋子门玻璃上贴着一张白纸,上书“文秘组”三个字。
我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捎带着看了看其他办公室,那些分别是政工组、技术组、总务组,还有两间没“组”,一间是“打字室”,一间是“司机班”。除了这些之外,最东面的两间是单独的,被将近一人高的木板墙挡了起来。木板墙中间一扇小门紧闭,门上用粉笔写着三个大字:档案库。
看完这些我才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头,因为周启明跟我说他们筹建组只有八个人,可我看到的,他们光房子就有12间之多。
我顾不上琢磨这个算术问题,我把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到“文秘组”那儿。那个屋子静悄悄的,不过房门半掩,里面应该是有人。
我疾步走近那个屋子想敲门,刚举起手来却又放了下去。因为透过门上的玻璃,我看到里面有个人正在伏案疾书。我认识那个人,我似乎没必要敲门了。
我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足有三十个平方的大房间。好像是刚粉刷不久,四壁洁白无瑕,地面是水泥的,四周一圈墨绿色油漆的墙裙。里面空空荡荡地摆了三张桌子,只有靠东墙的那张桌子上有人。那人一看就是个大帅哥,上穿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衣,下着草绿色的军裤。他的桌子上摆了好多书报文档之类的东西,还有一块毛巾。屋里有些闷热,他写上一会儿字,就拿起那毛巾来擦一把汗。
我轻手轻脚地朝他走去,快到桌边了,他才抬起头来。猛然,他象木雕泥塑一样不动了。
我歪着头,露出一丝邪恶的微笑瞅着他。我心里说,我看你什么时候能从“震惊”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好在这个时间不太长。他眨了眨眼睛之后,很快就闹明白自己不是在做梦,也不是大白天见了鬼,站在他面前的确实是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陈子华。
周启明冲过来一把抓住了我的胳膊,高兴的声音都变了调:“我的天,你怎么来了。热坏了吧,快快快,坐下歇歇。”
他拿过一把折扇,使劲给我扇着,不过仅仅扇了几下,就被我夺了过来自己扇。因为我用眼睛的余光看到有个女孩子推门进了屋子。她叫着:“周科长,局长问……,哎,这是嫂子吧?刚来到啊?”
我赶紧站起来,朝她笑了笑,说:“你好。”同时我看清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身穿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梳两条半长的辫子。女孩挺白净,可是长得不算漂亮,也就是个一般人儿。
周启明忙说:“对对。是我对象小陈。小陈,这是我们科的小罗。”他随后解释说,局里又调了一些新同志过来,现在都快二十个人了。
那小罗走过来跟我握手,问长问短。我便跟她解释说是跟着领导来河阳开会,顺便过来看看。
周启明问她,局长有什么事,那小罗直笑:“没事了没事了。你陪嫂子说话吧,我过去看看。”她向我招呼了一声就出去了。
我有些奇怪:“哎周启明,我怎么成嫂子了?你跟你们这的人说咱们结婚了?”
周启明直晃脑袋:“我什么都没说。可是我往农机局调动得填个表,上面有‘已婚未婚’一栏,我必须得填‘已婚’啊,这不光是因为我不能欺骗新单位,更因为只有这样咱才能早点分到宿舍。以上做法是否妥当,请陈干事批示。”
我笑道:“你都办完了我还批什么呀?不过周启明你只要能要到房子,别说填结婚了,你填个二婚我都没意见。”
周启明正朝我瞪眼,忽然电话铃响了。
周启明一手拿起电话,一手将他自己的水杯递给我。我咕咚咕咚正喝着,忽然听到周启明说出了一个很敏感的名字,我精神一“冲动”,差点被茶水呛着。
周启明跟电话里的人是这么说的:“喂,对呀,请问你是哪位?什么?你认识我?猜猜你是谁啊,对不起,我,我猜不出来。再猜?那还是猜不出来。啊?你是徐仲雅?你可真会装啊,怎么成这个动静了!”
我使劲咳了几声,还没来得及表现出我的惊讶,就听周启明对着电话笑了起来:“哪啊,她刚来到我这儿,真的,刚进门。哦,不是,她咳嗽不是因为见到我激动,她是听见你的声音激动的。好好,等一下啊。”周启明把话筒递给我,“你姐们找你。”
我有些疑惑地接过电话,里面真的是徐仲雅。而且我很快就把这个神秘电话的来历弄明白了。这样我免不了又把自己狠狠骂了一顿,我差点又冤枉了周启明。我本来以为,他现在经常跟徐仲雅通电话呢。
原来今天徐仲雅和吕英慧都休班,徐仲雅就来找吕英慧玩。两人不知怎么说到我了,徐仲雅就问:子华什么时候能再来河阳?到时候咱们聚一聚。吕英慧家有电话,她就给250工地打电话找我,我们那的人告诉说我去了河阳。两人一听很高兴,吕英慧说她来河阳能上哪呢?徐仲雅说问问周启明不就知道了。徐仲雅有周启明在民政局时候的电话,打过去人家说又调市农机局了,徐仲雅这才“跟踪追击”找到这里来。
吕英慧是两周前才跟那个秦宗权结婚的。婚前十来天,她刚刚从987医院调到了河阳的210医院。从认识秦宗权到登记结婚,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吕英慧为什么要这么急着结婚,她没给我解释,我也没有多问。
徐仲雅不知听谁说的吕英慧调到了河阳,就直接到210医院去找她。
当初徐仲雅出了“作风问题”,吕英慧讨厌她这种“第三者”的行为,从此不愿理睬她。徐仲雅不明所以,认为是吕英慧不够朋友,也不再跟她联系。因此吕英慧对于徐仲雅主动来找她很是意外。女人的心眼说小也小,说大也大。两年的时光似乎冲淡了过去的那些不愉快,徐、吕二人执手忆旧,很快就和好如初。
我跟徐仲雅聊了一会,吕英慧又抢过了电话。她跟我说:子华你好不容易来一趟,咱们三家今晚“团聚”一下吧,我请客。你带着周启明,叫仲雅叫上老曹,怎么样?
我心里真是一百八十个不情愿。我心想你俩倒好,整天守着老公,玩的都不新鲜了。我跟我的启明可是几个月才能见上一面,我俩的时间多宝贵啊。不过既然吕英慧已经说出来了,我又实在不好驳她的面子,我有些幽怨地看看周启明,周启明十分无奈地一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