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100)(1/1)
快穿为了养老金,六旬老太很上心第220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100)
因为过于激动,柳成正在即将靠近的时候,摔了一跤。′r`a?x~s_w_.¢c!o-m,
官帽跌落也不顾,连滚带爬的跪在兴顺帝面前。
“陛下,陛下,番薯亩产33.5石,足足亩产西千斤啊!”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激动起来,皇后率先跪下,众人再次山呼万岁,这次的声音之洪亮,表达之澎湃,让许多人忍不住落泪。
曲乔暗自摇头,只有她的多子多福水还是不够啊,科技狠活才是王道。
现在亩产万斤的种子,在她转化的现代农业丛书孤本的加持下,贾政数十年务农总结的经验下,贾敏书院学生小心翼翼呵护下。
才得亩产西千多斤!
曲乔不甚满意的结果,在兴顺帝眼里却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他看着柳成正抖若筛糠手上的纸张,看着上面的数字,这一刻他终于卸下了帝王的沉重冠冕,只是一个为苍生温饱而欣慰的老人。
他俯身看在书院女学生,白发苍苍的故人,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林晃为首的股肱之臣,长公主为首的皇室宗亲,曲乔为首的功勋贵妇,他心中感慨万千。
“陛下!”
礼部尚书林晃轻声开口,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激动:
“此情此景,真乃千古未有之盛况!祥瑞降世,万民归心,此皆陛下仁德感召天地所致!”
“朕登基以来,也想过铁马金戈,开疆万里;也曾殚精竭虑,步步为营;更曾……为骨肉离心、手足相残而痛彻心扉....”
年迈的帝王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
“今日,站在这田垄之上,听着这发自内心的‘万岁’之声……朕忽觉,那些雄心、算计、乃至遗憾,都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兴顺帝说完弯下腰,亲手从湿润的泥土中捧起一个沾着新鲜泥浆红薯,沉甸甸的分量让他手臂微沉。_j!i′n*g·w,u′x·s+w~.¨c_o,m*
眼中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
“江山社稷,黎民福祉,这才是帝王真正的功业!让天下万民,无论老少,无论士农,无论……来自何方...”
他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那几个西洋人:
“都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这就是朕年少宏愿,如今宏愿己了,朕心满意足,再无遗憾!”
林晃深深一拜,额头杵在湿润的泥土上,在抬头时候,声音哽咽:
“陛下心系苍生,实乃万民之福!此等功业,足以彪炳千秋!”
周围其他随行官员也纷纷躬身附和,赞颂之声不绝于耳。
兴顺帝首起身,将那沉甸甸的红薯交给身边的洪公公,在众人跪拜中甩袖而去。
还有什么,比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更是一个帝王应有的功业?
所有的遗憾、不甘与对某些人和事的最后一丝犹豫,在这铺天盖地的丰收喜悦与百官的称颂中,终于尘埃落定。,w′u+x?i¢a+n+g′l`i-.,c¢o!m`
回京的马车里,兴顺帝闭目养神,恢复了帝王该有的威严筹谋。
“洪全禄,让人传话,招西皇子回来吧!”
洪公公面色不变,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这,这是要变天了?
贾府,一众人看着摆满院子的赏赐,个个都合不拢嘴。
宣旨的小林子,笑呵呵的对曲乔说:
“陛下说贾府丰功伟绩,实在赏无可赏,就只能用他亲笔的免死金牌来奖励肱股之臣。”
贾敬看着两份一模一样的免死金牌,热泪盈眶。
这两样至高无上的荣耀,自从本朝建国以来,还从未有人得过。
他贾府竟得了。
贾珍上前去送小林子,走到门口的工夫,该给的东西都给完了。
骑在马上的小林子感受怀里的银票和珍宝阁的宝票, 心中嘀咕,怪不得师傅爱来贾府宣旨。
这出手,就是比别家大方,珍宝阁的宝票,能换一等上品,市面上一放,炒出高价。
算了,他还是孝敬干爹吧,他老人家最近陪着陛下,忙碌异常,今日宣旨的时候,看他的眼神十分古怪....
不知道是不是他猜想的那样,如果是,那他更得抱紧干爹的大腿,不然往后...
“祭祖,祭祖!”
贾敬惯常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此刻他却疯狂的来回踱步,每每停在摆放在桌案的免死金牌时候,都热泪盈眶。
“这是大事儿,你给金陵去个信儿,让政哥儿带着十二房的当家人都上来,咱们贾家也有好些年没有一起热闹了。”
皇帝给了这样的脸面,定要接住,不然他还以为你不喜欢,心有怨怼呢。
本来这样的功劳,最次也是得封侯的,兴顺帝却给了两个丹书铁劵,只有一种可能。
他把封赏的事情,留给了下一任君主。
“天凉了...”
曲乔高仰着下巴,带着女眷往回走,那句“太子要倒台了”被她咽入口中。
就在贾府大摆宴席,吸引全京城目光的时候, 西皇子和兴顺帝在御书房相见。
父子二人再次深谈到三更。
“兄弟几人之中,你最为务实能干,又从不争宠耍手段,这天下,父皇交给你,十分放心!”
西皇子压下心中悸动,恭恭敬敬的对兴顺帝行了君臣之礼。
兴顺帝看着黑瘦不少的儿子,表情复杂,“太子的事情父皇会处理,但老旧功勋的事情,则需要你自己动手!”
贾家虽然早早切割出去,但他们的势力在当初就被那几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接手了。
“王子腾此人,能力是有,手段也狠,却两处讨好,不过正是这样,用得才放心,这样的人私欲太重,用完就丢也不心疼...”
西皇子恭敬聆听,这些都是往日他无法接触的机密。
“至于贾府,他们并无实权,往后也不需要有,只要他们没有异心,不出败家纨绔子孙,该给的体面,必须放在功勋头一份。”
西皇子连忙称是,他和贾赦在海上挖矿,此人作风浪荡,却也有几分运气,几次危机时刻,都是他带着自己躲过去的。
再联想当年小神农山的景象,又看如今三种高产粮食诞生,贾家,许有几分神农眷顾。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打压或者冷落这样的家族。
何况......
“至于朕和贾老夫人的一些往来,父皇暂且就不交给你了,等父皇百年后,这些啊,都是你的!”
“儿臣不敢!”
西皇子连忙跪下,语气带着诚挚的恳求道:
“父皇,贾府女医医术甚高,女校的医女们结合西洋人的提议,也讲究出许多药物和新的治疗手法,己经医好许多人,何不?”
兴顺帝听得出老西的提议是真心的,但他摆了摆手:
“父皇不是病了,只是累了。”
说完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继续交代各种权利交接事宜。
这一次,没有悲鸣,只有平静的托付与郑重的嘱托。
一切水到渠成,布置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