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脑书(1/1)
探索科学修炼,内观入微证道第47章 脑书
模型建立好后,郑修开始测量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度
郑修决定先用一些现有的无创的脑机接口,探测大脑的运行情况。`l^u_o¢q`i\u.f_e?n¢g~.¢c^o¢m′
安排采购部门购买相关设备,很快设备就到位了。
郑修找了几个自己招聘的人给自己当辅助,他则将自己的头发都剃光,然后贴上电极片,这些电极片是能够接收脑电波的电极片,只不过,接收到的脑电波很难被原有软件识别,因为噪音太多。
郑修开始入静,随着入静不断加深,屏幕上的噪声开始逐渐消失,而现有的脑波识别器,也将很多留存的信息翻译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在入静状态,现有技术基本可以识别大脑信息的。
然后郑修又开始一个一个关闭大脑的区域,一边关闭,一边观察看脑机接口中,电脑程序对脑电波的识别。
对于一些特殊的脑波,现有仪器无法识别,但是郑修内视却知道是哪块脑域,发出的哪种“声音”,代表什么意思。
郑修就将这些特殊脑波进行记录。
对于现有设备识别翻译错误的,郑修同样记录脑波形态。
在入静内视状态下,郑修的大脑就像一个地球,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郑修将这些一一记录。,q?i~s`h-e+n′p,a¢c!k^.-c¨o.m?
好在郑修现在的记录速度和大脑算力非常强大,这个过程进展的非常快。
经过两个月的测定,郑修基本将大脑的全部区域都进行了测定,每个区域的特点?执行什么功能?与其他区域的联系是如何的?郑修全部进行了测量。
郑修记录的这些数据,就相当于大脑内部的语言。
然后,郑修和一个特招的计算机编程大拿共同合作,将这些数据按照模型结构,分层次的涉及了一套软件,这是一套全新的软件,只要在入静状态下接收到的脑电波,他都能准确无误的翻译出来。
郑修将李佳霖也叫来测试,因为其他人入静的功夫还真不行。
李佳霖听说郑修邀请他测试,刚开始还挺高兴的,但听说要剃光头,李佳霖立刻就不同意了。我堂堂公司的董事长啊!剃了光头,下属怎么看我,儿子怎么看我,同事怎么看我,我不要面子的啊!
郑修道:“李老板,我劝你还是乖乖把头发剃了,如果你不听劝,我也略懂一些拳脚”,说完郑修一拳打在新场地的墙面上,这一击,他用上了明劲巅峰的力量,又加上了一点点念动力,再加上这段时间的皮肤强化。-0′0¨小.税?惘~ .埂?欣,嶵¨快_结果就是郑修一拳把新改建的实验室的墙打穿了。
是的,就是将墙打穿了,这个墙没用钢筋混凝土,就是用混凝土空心砖砌的隔断墙,两块空心砖首接被打烂了,顺着郑修收回的手,掉的满地的渣子,周围的六七块空心砖也凹陷下去了。
李佳霖和一起敲代码的江尘都惊呆了,有那么半分钟的失神。两人都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李佳霖原本以为郑修和他一样,都是内练,没想到郑修的外练居然这么强,他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郑先生,我刚才开玩笑的,我肯定愿意配合的,全力配合,我儿子入静功夫也不错,我打电话也让他过来”。
郑修以前跟着吴浩哲练功的时候,就己经可以劈砖断石了,最近这三个月,虽然没有特意练习,但每天基本的训练还是没有断过。
本来只是想吓唬一下李佳霖,实在不行他就研究入静器了,没想到李佳霖这么识时务。
郑修帮李佳霖剃了个大光头,然后给他贴上电极片,让他入静,自己开始测试,经过测试,发现这套软件的功能相当可以。
在开发这套软件的时候,郑修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脑电波和其他人的脑电波不一样,这个软件可以识别自己的脑电波,却识别不了他人的脑电波。
但结果却是也可以识别其他人的脑电波。
至于原理,就是因为郑修的模型中,第西层是显意识层,或者叫语言思考层,这一层都是用语言运行思维,比如,你在心里想问题的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在说,我现在要……,我不能……等等
这就是语言运行思维。而语言因为看,说,听输入的信号,都是通过文字,声音转化神经记忆单元,相似度很高,所以可以互相识别。
而一二三层的许多神经信号,每个人都基因不同,存在形式也不同,这些可以称为基因脑信息,而第西层可以称为模因脑信息,两种信息在他本人大脑中是可以相互翻译的,而翻译的脑域,郑修也测定出来了。
所以,就有语言→语言运行思维(模因脑信息)→翻译脑域→一二三层信息(基因脑信息)这样的递推线路。
这就叫一通百通。
下午,李佳霖的儿子李文斌也被老爸叫来了,不明所以的李文斌过来后,看到自家老爸的大光头,差点没笑出声,不过看到自己老爸杀人的眼光,还是辛苦的忍住了。
不出意外的,李文斌也被剃光头,是他老爸亲自剃的。
郑修也觉得这样有点过分,但是现阶段为了清晰的记录脑电波,又要无创,剃头贴电极片就是最好的方法了。以后遇到更敏感的信号接收材料和更强大的计算机,就能处理这些噪音了。
为了表示歉意,郑修特意去购买了两个男士假发,送给了这对为科学奉献头发的富一二代。
李文斌的测试结果也验证了郑修目前完成的技术,具有普适性。
郑修将这套软件命名为–––脑书
下一步的入静,郑修也很快就有了方案,就是用骨传导耳机,借鉴了催眠的原理。通过外部声音的引导,逐渐让受试者达到想要的状态。
可以通过脑书软件,很快分析出让对方放下防备的声音特点,再结合受试者的脑书信息,引导对方,逐步让对方关闭某些脑域的功能。
最关键的是,脑书软件时刻监测对方的想法,能够及时做出反馈,改变引导的方式。
郑修想到这,也意识到自己搞出来了个什么恐怖的东西,如果自己改变一下目的,比如,不是让他入静,而是让他说出秘密,说出密码,让对方改变自己的记忆,给对方打上思想钢印……
郑修不禁有些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