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言情 > 穿越:我的36年(1971-2007) > 分章完结阅读76

分章完结阅读76(1/1)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我的36年(1971-2007)分章完结阅读76

周启明说:“咱还是回家跟他奶奶商量商量吧,好不好?”

我说:“行。xwdsc.com你抱孩子回去吧,我不回去,我怕那个周筱茹了,我惹不起我能躲得起行吧。”

周启明想了想说,“那算了,我今晚也不回去了。咱们明天再回去,我去给我妈打个电话。”

结果这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就是在招待所住的。等庆远睡熟之后,周启明就让我到他的被窝里去。我俩嘀嘀咕咕“研究”了半夜。

第66章 “来世”的祈求

第二天我们一家三口回到家里的时候,周筱茹已经走了,她回了河阳。

我见了周妈先道歉,我说我昨天太冲动了,不该不听你的话,抱着孩子就走,让你操心。周妈本来脸色不太好,但是我那小庆远太会来事,见到奶奶就不要他亲爹亲娘了,搂着奶奶的脖子不放手,还朝他奶奶一个劲地傻笑。大概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吧,周妈的脸色很快多云转晴,笑着对我说:“算了算了,那事就别提了。筱茹那张嘴也真够损的,不过子华你也够狠,你那一句话吓得我心里直哆嗦。”

周启明在一边说:“妈你也别怪子华。你想啊,如果有人说要把我掐死,你会怎么反应?”

老太太直摆手:“行了吧你,你就知道向着媳妇。子华你别生气了啊,我昨天狠狠地说了你姐一顿,说得她掉了泪。她这一阵不大顺,心情不好,你们多原谅她点,以后别再记恨她了。”

我赶紧说:“哪能呢,我也有不对的地方,等我回了河阳,我找我姐道歉去。”我心里说:“还道歉,我道个葫芦,叫她等着去吧。”

我婆婆又逗着庆远说:“庆远啊,你跟奶奶住在这里好不好啊,奶奶带你去爬云龙山,上边好大一条龙呢。庆远去不去啊?”

我赶紧问他:“庆远,奶奶跟你说话呢,高兴去你就笑一笑?”

庆远张开小嘴笑了,然后用两只小胖手捧着奶奶的脸,把自己肥嘟嘟的腮帮子贴了上去。他奶奶喜不自胜,一个劲地说:“庆远乖,真是奶奶的好孙子,你以后跟着奶奶,谁也不敢再欺负你了,啊?”

风平浪静之后,我们坐下聊天。聊着聊着我发现,我们家除了我和我婆婆,好像都遇到了不顺心的事。

首先是我公公那里的问题。环山步校上年年底调去了一个副政委,算是周金兴的副手,但当时没有正式下令。十天之前那个命令下来了,任命那人为“副政委,主持党委日常工作”,他既然主持工作,周金兴这个政委就被架空了。上级的说法是:环山步校在“反击右倾翻案风”当中,因为某些人(就是说周金兴)作梗,表现的不积极不主动,严重落后于形势。因此,上级便让那个副政委全面负责“运动”,让周金兴专注于“理论研究”,虽然不能算是“停职”,但这个兆头显然很是不妙。

周筱茹的问题是,她的转业安排被卡住了。跟她同时的几个人都有了接收单位,就是没人管她。由于心情烦闷,周筱茹老是找茬跟岳河南吵架。岳河南忍受不了便采取了“不合作”政策,干脆住在单位不回家了。

周启明那儿也有烦恼。他们文秘科目前有六个人,一个科长,两个副科长,三个科员(包括一个打字员)。从年初开始,就有消息说那科长要“上调”,另一个副科长李知言正在拼命地跟周启明争那个科长的位子。他之所以要争,是因为赵局长瞩目于周启明。周启明的一大弱点,就是不会搞阴谋诡计,不会背后算计人。而这些,正是李知言的“长处”。因为李知言老是对周启明使坏,周启明不胜其烦,就想调到别的科去,但赵局长不放他,而且要求他要大度些,跟那个故意捣蛋的李副科长“搞好团结”,为这些事儿,周启明也是郁闷得不行。

我只好宽慰他们。我说,每次运动来的时候,开头总是闹的很紧张。爸那里不是一直说要调动他的工作吗,也许让那个副政委主持工作,就是为了下一步的调动做安排,不见得是谁要跟我爸过不去。

至于周启明那的事儿,我说既然赵局长信任你,那姓李的也闹腾不到哪儿去,只不过你以后多警惕他点就是了。他如果闹得过分了,你就跟赵局长汇报,你就说有他没我,有我没他,要不就调他走,要不就调我走。领导肯定到时候会有一个全盘考虑的。

我说是这么说,但是我自己也知道,事情(不管是老周的事情还是小周的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把庆远放在奶奶家之后,我跟周启明一起返回了河阳。我们回到农机局楼前时正赶上下班,小罗拿着饭盒去食堂吃饭,见了周启明她说:“周科长,你姐姐来了两次电话找你,让你一回来就给她回电话,号码是3433,是个传呼电话。”

周启明就要去办公室回电话,我也要去,说没准她要跟你商量怎么对付我。周启明哭笑不得,只好带我一块进楼。到了他的屋子门前,周启明一摸口袋,才发现昨天走得太急,钥匙忘在办公桌上了。

局值班室有一套各个办公室的备用钥匙。周启明去拿来打开了房门。

这间屋子有二十多个平米,靠南窗并排两张办公桌,东面是周启明的,西面是李知言的。

周启明要通了那个传呼电话,那是河阳火车站站北铁路宿舍的传达室。接电话的人听说找2号楼303室的周筱茹,便说你等等,我去叫。过了足有五分钟,周筱茹才来接电话。上来就问:“你儿放家里了吗?”

周启明说:“是啊,怎么了,妈非要帮我们看着……”

“我知道,我是怕陈子华一生气变了卦。妈可喜欢你们庆远了。哎,你在哪打电话,陈子华在不在?”

周启明朝我做个鬼脸,然后说:“干嘛,你还不算完哪。她让我跟你说,那天没睡好觉,说了什么糊涂话,你别在意。”

我心想周启明你这不假传圣旨嘛,什么叫我说“糊涂话” ?我皱着眉头,举起巴掌作威吓状,周启明赶紧把两只手一起抱住电话听筒朝我作揖,这时周筱茹说:“前天是我不好,我这嘴也没个把门的,老爱胡说八道。你跟她说对不起了,都是我的错。”我心里话,难得啊难得,这周筱茹肯定是吃错药了,不然她还会认错?打死我我也不信。

周启明说:“一家人说这干嘛。行了姐,这事就算过去了,你千万别再提起。哎姐,你急着找我有什么事吗?”

原来今天周爸打电话找周启明,周启明不在,就打到周筱茹那去了。周爸让陈子华有空的话,去一趟环山。

周启明听了之后,跟她姐一样疑惑不解,他看看我,我也是满脸茫然。周启明就问:咱爸没说什么事儿?要不我再问问清楚?周筱茹说,爸说不用你打电话。如果小陈能去,就让她这两三天去一趟,如果去不了就算了,不用太勉强,那么远怪辛苦的。咱爸还问陈子华身体好不好,工作累不累,你们庆远怎么怎么样,可关心她娘俩了。周筱茹说着说着就带出了一股醋味。

周家姐弟都糊涂,我却猜到了一点意思。同时我也明白了周筱茹怎么会突然认错。大概她才发现,我这个算不上“金枝玉叶”的弟媳妇,在她爸爸那里却是被另眼相看的。她爸爸有事不跟女儿说,不跟儿子说,却要跟儿媳妇说!

放下电话周启明瞎猜,说爸也许是急着写个什么东西,觉得你理论上比较强,要你去帮帮忙。我说也可能,我抓紧去趟就是了。

周启明用桌上的钥匙打开抽屉看了看,忽然脸上浮起一层怒气。他指着抽屉说:“子华你过来看,李知言这个小人,他偷开我的抽屉,偷看我的日记。”

“啊?!”我吃一惊。我看那抽屉里的东西摆放的端端正正的, 我问:“你怎么知道,这看不出有人动过呀?”

周启明拿起那个日记本说:“我有个习惯,我用本子是从后面朝前用,所以放的时候都是底面朝上,现在这个本成了正面朝上,绝对是李知言开了我的抽屉。”

我急问:“你日记上有什么敏感的东西吗?”

“那倒没有。上面全都是工作上的内容,还有下属工厂的情况。敏感的东西我不会放办公室,问题是这小子怎么能这样,这也太有点……鸡鸣狗盗了吧。”

我也没想到那个李知言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来。李知言比周启明大几岁,原来在“干道办”(负责人防工程建设),后来不知怎么攀上了赵局长,从那里调过来的。这个人长得很干瘦,苍白的脸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看上去倒是文质彬彬,但他长了一双滴溜乱转的小眼睛,加上时不时挤出的一丝奸笑,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不过这小子溜须拍马很有一套,那个赵局长就挺爱吃这口,所以一直还挺信任他。

我摇头叹道:“就是小人难防。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就没有他干不出来的缺德事。你以后可得多加注意。”

第二天,周启明打电话找陶双飞,问他那里最近有没有车去环山。陶双飞说有,后天有一批物资“转运”。但不是他去,是另外一个助理“带车”。不过一听说是我想跟着车去那里,陶双飞马上就说,启明你别管了,我来安排。你让子华后天上午八点,在你们家那个路口等我就是。我想法跟那个助理换换。

定好了之后,周启明又打电话给我,好让我提前给我们科长请假。

我去嘉安送孩子的时候刚请了假,接着又请假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戴若思却说:“没事。咱蓝科长(蓝田在去年年底正式升任科长)这方面最好说话。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说不知道,戴若思说:“蓝田的老婆常年有病,两个孩子上学。他妈在他这边住着,老太太身体也不好,帮不上忙,因此他的私事最多。你没看他整天不在办公室,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忙活那个家。所以咱们请假多了,他的心理才平衡呢。”我听了就笑,心想怎么还有这种逻辑。

不过戴若思说的不假,我们科长真的是很好说话,我一说他就答应。我请好假之后,头天下午就提前回家收拾东西。这时院门一响,魏淑玉来了。

因为离的近,魏淑玉也就时不时到我们家来“串门”,只不过她不如小罗来的勤。而且魏淑玉还有一个“特色”,只要周启明在家,她很少过来,她来一般都是找我玩。

尽管我经常没来由地胡琢磨她,但是人家魏淑玉却很把我当朋友,该说就说,该笑就笑,该玩该闹的,都很随便。而且人家还帮过我的忙:冬天的时候有一次周启明出差了,正赶上庆远感冒发烧。魏淑玉和我一起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划价、拿药、打吊针,忙前忙后,两顿饭都没顾上吃,那一阵还真是挺让我感动的。不过,感动完了之后,我还是对她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戒备心理。

当然,我这人挺会装,我心里怎么想的,大面上绝对不会表现出来。魏淑玉一直都认为,我是真的把她当成好朋友呢。

魏淑玉跟我说:“子华,我从办公室窗户里看见你回来了。你是不是明天要去环山啊?”我还没问“你怎么知道?”,她就接着解释说:“小周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好去他们办公室听见了。我一个同学在步校医务室,你帮我捎点酥糖给她吧。”

这是举手之劳,我答应着。魏淑玉就给我一个纸包,然后坐下跟我聊天,说到坐汽车去环山,自然也就说到了“带车”的陶双飞。

魏淑玉也认识陶双飞。原因是她因为“工作上的关系”,经常去文秘科。而陶双飞时不时去找他“哥们”,这样就难免会碰上。一回生二回熟,三回两人就开起玩笑来了。当周启明跟我说起这事以后,我就极力撺掇周启明给他俩“介绍介绍”。我觉得他俩年龄相当,经历相似,“条件”相近,甚至连脾气秉性也差不多,多好的一对啊!不料周启明几经努力,回来很懊丧地告诉我:没门!

我就奇了怪了。心想这两人眼眶子多高啊,还想找什么样子的?魏淑玉在女的里面就算是天仙了,小陶在男青年当中也算是抢手货,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这两人还真是“当局者迷”呢。

正因为我一直搞不清他俩为什么互相都”看不好“,所以当魏淑玉跟我说起陶双飞的时候,我很感兴趣,也就顺着她说。她说陶双飞怎么好,我也说小陶就是不错,然后我问她:我看你俩挺合适的,你怎么不愿意?

魏淑玉说:“子华这你还不懂,人跟人,它就是个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所以我俩只能做朋友。”

说了一阵话,我开始和面,准备晚上烙菜饼吃。魏淑玉就帮着我干,干完我留她在这吃饭,她看看表,大概是觉得快到下班时间了,周启明马上要回来,就笑着摇头,拿了我给的几张饼就走了。这一点她跟罗月平不一样,小罗不管周启明在不在,她经常往我家提溜些蔬菜啊,肉蛋啊之类的东西,然后就经常在我们家吃饭。

第二天一早,我坐陶双飞的车去了环山。

陶双飞这次的任务是转运一批物资。那些物资装满一辆十轮大卡车,用篷布严严实实地罩着,也不知是些什么东西。

因为车子重载,不敢开快,结果到中午十二点半了,离环山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在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