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 第22章 修罗道场·佛龛血光输

第22章 修罗道场·佛龛血光输(1/1)

目录
好书推荐:

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第22章 修罗道场·佛龛血光输

西直门的焦土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喘息,未熄的余烬如同垂死巨兽的眼瞳,在寒风中明灭不定。′1+4?k,a^n?s?h*u/._c!o~m?刺鼻的焦糊与血腥混合成令人窒息的瘴气,沉沉压在每一个幸存者的胸口。朱棣矗立在半塌的城楼废墟之上,玄甲凝霜。束额下那道暗红的血痂,在熹微的晨光中更显狰狞,如同额上生出的第三只、饱含戾气的竖瞳。

斥候带来的消息如同冰冷的铁水,浇铸在每一个将士心头:宋忠的三万大军,前锋距城已不足三十里!那“讨逆平叛”的旗号,如同遮天的乌云,挟裹着碾碎一切的威势,沉沉压来。疲惫、带伤、不足一万二的燕藩守军,在这庞大的阴影下,渺小得如同蝼蚁。

朱棣的目光如同淬火的寒铁,扫过脚下这片被他亲手炼成修罗场的狭窄通道。断壁残垣间,张玉正指挥士兵如同鬼魅般无声移动,将强弓硬弩架设在高点,滚木擂石堆叠如小山,火油罐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隐蔽处。每一处布置,都精准地指向那条死亡通道的咽喉。他的命令早已下达,每一个字都如同嵌入钢铁的楔子,冰冷、精准、不容置疑。

“王爷,” 朱能拖着疲惫的身躯上前,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丘将军的轻骑已按计出城,袭扰粮道。宋忠军势浩大,前锋皆是百战精锐,步骑严整,我军…恐难久持。是否…” 他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朱棣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着北方地平线上那片越来越浓重的尘烟。那尘烟如同蠕动的巨兽,带着毁灭的气息步步逼近。他缓缓抬起手,指向那片焦土通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骨髓发寒的穿透力:

“此地,便是宋忠的埋骨之所。也是…我燕藩存亡之界。” 他顿了顿,猛地转身,玄甲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那双深陷的眼窝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传令全军:后退一步者,斩!临阵脱逃者,诛九族!本王…与此地共存亡!”

“共存亡”三字,如同惊雷炸响在焦臭的空气中!绝望瞬间被点燃成破釜沉舟的烈焰!朱能浑身一震,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彻底焚尽,猛地抱拳嘶吼:“末将遵命!誓死追随王爷!”

城上城下,残存的燕藩将士眼中爆发出困兽般的凶光,低沉的回应如同闷雷滚过废墟:“誓死追随王爷——!”

---

### 一、虎父犬子·裂帛惊心

王府深处,世子寝殿的暖意与药香,隔绝不了远方战场传来的无形压力。朱高炽依旧在昏睡中与病魔缠斗,每一次艰难的呼吸都牵动着王彦的心。

寝殿外,幽暗的长廊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朱高煦如同一头被关在笼中的幼虎,焦躁地在廊下踱步。那件不合身的半旧皮甲被他胡乱套在身上,肩甲歪斜,胸前的护心镜也蹭满了灰。~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腰间那柄未开刃的短匕,被他烦躁地抽出一截又狠狠推回去,金属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他浓黑的眉毛拧成一团,一双酷似朱棣的锐利眼睛死死盯着紧闭的殿门,又忍不住望向府外隐约传来的号角方向,小脸上交织着不甘、焦灼与一种被排斥在外的强烈屈辱。

“二哥…” 缩在廊柱阴影里的朱高燧怯怯地唤了一声,声音带着哭腔。他小小的身体紧紧贴着冰冷的柱子,仿佛想把自己嵌进去。圆溜溜的大眼睛惊恐地睁着,泪水早已干涸,只剩下红肿的眼眶。每一次府外传来稍大一点的动静——哪怕只是巡逻士兵的甲胄碰撞声——他都会猛地一哆嗦,像受惊的鹌鹑般把头埋得更低。

“别吵!” 朱高煦猛地回头,不耐烦地低吼一声,声音带着少年特有的尖锐。他烦躁地抓了抓自己乱糟糟的头发,指着殿门,“大哥在里面躺着!父王在外面打仗!我们呢?我们就只能像耗子一样躲在这里?!” 他越说越激动,猛地抽出腰间短匕,对着空气狠狠虚劈了几下,带起微弱的风声,“我也能杀敌!我也能上阵!父王凭什么不让我去!”

他发泄般的动作和拔高的声音,彻底惊动了殿内本就惶恐不安的朱高燧。“哇——!” 一声凄厉的、再也压抑不住的哭嚎猛地爆发出来!朱高燧如同被无形的鞭子抽中,小小的身体顺着廊柱滑坐到冰冷的地上,双腿乱蹬,双手死死捂住耳朵,仿佛要隔绝外面那个可怕的世界,哭得撕心裂肺,浑身剧烈颤抖:“怕…燧儿怕…父王…血…好多血…娘…我要娘…呜呜呜…”

“闭嘴!不许哭!” 朱高煦被弟弟这突如其来的崩溃弄得更加烦躁,又急又气,上前一步想去拉扯他,“哭有什么用!站起来!”

“高煦!你在做什么?!” 一声带着惊怒的厉喝猛地从长廊另一端传来!是闻声赶来的徐妙锦(徐仪华之妹,暂居王府照顾幼孙)。她一身素净的袄裙,发髻微乱,显然是匆忙赶来。看到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几近崩溃的高燧,又看到朱高煦手中那柄闪着寒光的短匕(虽未开刃,在此刻情境下亦显狰狞),她脸色瞬间煞白,几步冲上前,一把将哭得几乎背过气的高燧紧紧搂入怀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燧儿不怕!小姨在!小姨在!” 徐妙锦心疼地拍抚着高燧剧烈颤抖的后背,一边怒视着手足无措的朱高煦,“高煦!你疯了?!他还是个孩子!你拿刀吓唬他做什么?!你父王在外血战,你就是这么看顾弟弟的?!”

朱高煦被小姨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又看着在徐妙锦怀中依旧哭得抽搐不止的幼弟,那股强撑起来的“勇武”瞬间坍塌。委屈、不甘、还有一丝被误解的愤怒涌上心头,他倔强地梗着脖子,眼圈却红了:“我…我没吓他!是他自己胆小!我…我想帮父王!我想杀敌!我不想躲在这里当废物!” 最后一句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浓重的哭音,手中的短匕“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第,一/墈¨书*蛧- !芜~错~内·容?

徐妙锦看着眼前这个倔强又迷茫的少年,看着他身上那件可笑又可悲的皮甲,再看看怀中惊魂未定的幼童,一股巨大的酸楚猛地涌上鼻尖。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情绪,声音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帮?你拿什么帮?用这把没开刃的玩具?还是用你这身挡不住箭矢的皮甲?高煦,你父王要你做的,是保护好燧儿,是让你大哥安心养病!这才是你现在该做的‘大事’!不是添乱!”

她弯下腰,捡起地上那把短匕,塞回朱高煦手中,目光直视着他泛红的眼睛:“想帮你父王?那就先学会如何做个能担得起责任的兄长!把你弟弟…平安带回他母亲身边!” 最后一句,她说得异常沉重,目光仿佛穿透了王府的高墙,投向风雪深处那座孤寂的禅房。

朱高煦握着冰冷的匕首,看着小姨怀中依旧啜泣不止的弟弟,再看看紧闭的殿门内昏睡的大哥,一股从未有过的、沉重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他。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用力抹了一把眼睛,默默走到廊柱边,靠着柱子滑坐下来,抱着膝盖,将脸深深埋了进去。肩膀微微耸动。那柄短匕,被他紧紧攥在手中,硌得掌心生疼。

徐妙锦抱着依旧惊魂未定、小声抽噎的朱高燧,看着角落里那个将自己蜷缩起来的倔强少年,疲惫地闭上了眼。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孩子的哭声和远方战场带来的无形硝烟。这个家,如同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孤舟。

---

### 二、血沃菩提·佛前问心

庆寿寺后山,风雪依旧。

禅房内却不再是一片死寂的黑暗。一盏如豆的油灯在佛龛前静静燃烧,昏黄的光晕勉强驱散了角落的浓墨,却给静尘师太(徐仪华)跌坐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更加孤寂清冷的轮廓。油灯的光将她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墙壁上,随着火苗的跳动而微微摇曳,如同她此刻无法平静的心湖。

山下隐约传来的战鼓号角声,如同沉闷的雷鸣,不断撞击着禅房的寂静,也撞击着她强行冰封的心防。白日里道衍那番关于“菩提余温”的诡辩,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

【王爷心中…非无菩提温存,只是那菩提…早被血痂层层覆盖,尘垢深埋…】

【那一碗药中所盛赤子心光…或为王爷心中…最后一点未被修罗业火彻底焚尽的…余温…】

荒谬!

静尘师太冰封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极快的波动。她强迫自己将目光投向佛龛上那尊低眉垂目的佛像。佛像在昏黄的灯光下散发着柔和慈悲的光晕,仿佛能包容世间一切苦难。她试图从这亘古的慈悲中汲取一丝平静,将山下那血腥的战场、那冷酷的玄甲身影、那咳血的儿子、那碎裂的药碗…统统摒弃于禅心之外。

然而…

【高炽…那碗药…他终究…没有喝下…】

【燧儿…他定是吓坏了…那孩子最是胆小…】

【高煦…那莽撞的性子…不知又惹出什么事端…】

纷乱的念头如同狡猾的毒蛇,不断撕咬着她的禅定。山下每一次稍大的号角声响起,都让她搭在膝上的指尖几不可察地蜷缩一下。那冰冷帝王的身影,与记忆中那个在魏国公府后花园笨拙地为她折下第一枝早梅、在燕王府产房外焦躁踱步、在得知高炽先天不足时一拳砸裂桌角的青年藩王…重叠、撕裂、再重叠…最终定格在庆寿寺大雄宝殿,他血泪叩拜后瘫倒于血泊、又被玉麟砸中额角的惨烈景象…

【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一个无声的、带着无尽悲凉的疑问,如同冰锥,狠狠刺穿了她强行构筑的心防。

【是命?是天意?还是…他心中那永不满足的…权欲?】

“笃…笃…”

那富有穿透力的木鱼声,再次不期而至,在风雪呼啸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一次,声音并未在门外停留,而是径直穿透了紧闭的禅房门扉,仿佛在房内响起。

静尘师太猛地睁开眼!冰封的眸子里瞬间迸射出凌厉的寒光!

只见禅房中央,不知何时,道衍和尚已盘膝坐于蒲团之上。他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僧袍,一手持着光滑的木鱼,另一手捻动着乌沉佛珠。昏黄的灯光映照着他清癯的面容,古井无波,仿佛他一直就在那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弥陀佛。” 道衍的声音平和响起,如同古刹晨钟,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却又蕴含着不容抗拒的深邃,“师太心绪不宁,戾气侵扰。贫僧斗胆入内,借佛祖宝地,为这满城生灵…也为师太心中…那一点未熄的菩提光,诵一段《地藏本愿经》。”

他并未等静尘师太回应,木鱼槌已轻轻落下。

“笃…”

一声清越的木鱼声在禅房内荡开。紧接着,道衍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诵经声随之而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

经文古老而庄严,字字句句讲述着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讲述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那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能抚平躁动,涤荡血腥。

静尘师太冰封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搭在膝上的手,指尖微微蜷起。她冷冷地看着道衍,看着他低垂的眼睑,看着他捻动佛珠的枯瘦手指。这经文,这木鱼声,在她听来,却如同最尖锐的讽刺。地狱?这北平城,这西直门的焦土,不就是他朱棣一手造就的人间地狱?而道衍,这个一手推动“天命”、点燃战火的妖僧,竟敢在此诵念《地藏经》?!

怒火在胸腔中翻涌!她几乎要厉声呵斥,将这扰她清净的妖僧赶出去!

然而,道衍的诵经声并未停止。他的声音渐渐拔高,带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力量:

“…我观是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因果报应,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

这八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静尘师太的心上!高炽病榻上苍白的脸,高煦倔强又委屈的眼神,高燧惊恐万状的哭嚎…瞬间无比清晰地浮现!她斩断尘缘,遁入空门,自以为超脱。可这三个与她血脉相连的孩子,却依旧深陷在这由他们父亲一手掀起的血海旋涡之中!她…真的能割舍吗?她…真的能看着他们…走向未知的歧路吗?

一股混杂着尖锐痛楚与无边恐惧的情绪猛地攫住了她!身体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道衍的诵经声陡然一转,变得无比宏大庄严,如同黄钟大吕,响彻整个禅房:

“…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这振聋发聩的誓言,如同九天惊雷,狠狠劈在静尘师太的灵魂深处!她猛地抬起头,冰封的眸子剧烈震颤!目光死死盯向佛龛上那尊低眉垂目的佛像!

佛像依旧慈悲。

可这慈悲,在道衍那宏大的誓言映衬下,在她心中翻涌的对孩子们的无边忧惧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我的孩子…他们…就在这地狱之中啊!】

【我…如何能成佛?!如何能…心安?!】

“噗——!”

一声压抑不住的、带着血腥气的闷哼从静尘师太喉间挤出!她猛地捂住心口,身体剧烈一晃!眼前阵阵发黑!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灵魂深处轰然碎裂!一直强撑的、冰冷的禅定外壳,在这宏大誓愿与骨肉牵绊的双重冲击下,终于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

她再也无法维持跌坐的姿态,身体向前倾倒,一只手死死撑住冰冷的地面,才勉强没有倒下。喉头腥甜翻涌,一缕殷红的血丝,顺着她紧抿的、毫无血色的唇角,缓缓蜿蜒而下,滴落在灰色的僧袍前襟上,晕开一点刺目的暗红。

道衍的诵经声戛然而止。

禅房内,死寂无声。

只有油灯的火苗,在佛像悲悯的注视下,疯狂地跳动,映照着静尘师太撑地颤抖的身影,和她僧袍上那点…如同菩提泣血般的…暗红。

喜欢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