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买房憧憬(1/1)
逆光:穹顶之下第70章 买房憧憬
秋日的阳光斜斜照进办公室,空调出风口发出轻微的嗡鸣。*3-y\e-w·u~./c_o-m¨李君浩抱着一摞代码文档经过推广部工位时,正撞见张舞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房产证照片傻笑。"张经理,听说你买房了?" 他鬼使神差地停下脚步,最近成都房价因国际会议的召开节节攀升,这个话题像磁石般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
张舞摘下金丝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眼睛还带着笑意:"消息够灵通啊。上周刚签完合同,现在整个人都还像在做梦。" 她转动办公椅,示意李君浩在旁边的会客沙发坐下,工位上的绿萝垂下来的藤蔓轻轻扫过他的手背。
"快给我取取经!" 李君浩往前倾着身子,笔记本电脑包滑到了手肘,"现在房价涨得离谱,我和舒燕看了好几个楼盘都下不了决心。你买在哪啊?"
"xx 区的回迁房。" 张舞打开手机相册,翻出小区外景图,画面里崭新的高层住宅前,几个孩子正在塑胶跑道上玩耍,"别看是回迁房,质量一点不差,而且周边学校、地铁都规划好了。" 她突然压低声音,"最重要的是,比同地段商品房便宜三成。"
李君浩倒抽一口冷气,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总价多少?月供压力大吗?"
"总价 200 万,贷了 150 万。" 张舞调出贷款计算器,蓝色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等额本息,月供 7000 多。" 她指着计算器上的数字解释,"其实咬咬牙也能扛,毕竟现在租房每月也要 3000 多。"
"首付 50 万......" 李君浩喃喃自语,笔尖在纸上停顿,想起自己银行卡里刚过六位数的存款,喉咙有些发紧,"你工作时间也不算特别久,这钱......"
"和男朋友一起凑的。" 张舞大方承认,耳后的银色耳钉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他家出 30 万,我家出 20 万。本来想自己再攒两年,但这次会议一开,房价蹭蹭往上涨,生怕再等就真的买不起了。"
茶水间方向传来咖啡机的嗡鸣,李君浩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混在机器运转声里。他想起吴真多年前买下的郊区房,又想起舒燕坚定要买婚前财产的模样,突然问道:"写的谁的名字?这种事......"
"当然是联名!" 张舞笑着打断他,眼神里带着笃定,"都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计较这些没意思。而且我们商量好了,房产证上比例按出资写,以后还贷也各自从工资卡划账。" 她起身接了杯水,玻璃杯壁凝结的水珠滴在合同复印件上,"其实最纠结的是选楼层,他非要 18 楼,说数字吉利,我坚持要 12 楼,采光好......"
正说着,吴真抱着文件路过,闻言停下脚步:"张经理这是解决人生大事了?" 她扫了眼桌上的户型图,"不过回迁房交易要注意产权,之前有同事就吃过......"
"放心,都查过了!" 张舞举起手机,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截图,"而且找了律所做公证,连以后置换房子的分配方案都写进协议了。/芯!丸.本-鰰/栈? *最¢新~彰·結!埂?鑫^快\" 她突然转头看向李君浩,"小李你要是考虑买二手房,记得查抵押记录,上周我差点被中介......"
下班铃声响起时,李君浩抱着记满笔记的本子走出办公室。夕阳把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染成金色,他摸出手机给舒燕发消息:"张经理的回迁房攻略,明天食堂详细说?" 街道上,中介举着 "特价房" 的牌子从他身边匆匆而过,李君浩望着远处新建的高楼群,突然觉得那些钢筋水泥构筑的梦想,似乎不再像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暮色漫进出租屋时,李君浩握着手机在狭窄的过道来回踱步。屏幕上母亲的号码被他反复按下又挂断,直到窗外的路灯次第亮起,终于鼓起勇气拨通。
“喂?又加班呢?” 母亲的声音裹着厨房的烟火气传来,背景里隐约有锅铲碰撞声。李君浩盯着墙上剥落的墙皮,喉咙发紧:“妈,没加班。今天想跟你们聊聊......”
“是不是没钱了?” 父亲的声音突然插进来,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要多少?爸这就给你转。”
“不是要钱!” 李君浩连忙解释,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手机边缘,“是我们公司好多同事都买房了,连新来的推广经理都和男朋友买了 xx 区的回迁房,总价 200 万......”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电流声滋滋作响。母亲先开口:“200 万?月供得多少啊?”
“7000 多。” 李君浩翻开记满数据的笔记本,“不过他们两家一起出首付,压力也不算太大。现在成都开了国际会议,房价涨得厉害嘞......”
“你刚工作几年,着什么急?” 父亲的语气带着熟悉的严厉,“房贷一背就是二三十年,你确定能扛住?”
李君浩想起张舞工位上的绿萝,想起吴真办公室挂着的城市规划图,突然说:“吴真姐好几年前就在郊区买了房,当时首付才 20 多万。现在房价翻了一番,她月供压力反而小了。” 他听见自己声音里的急切,“而且我和舒燕一起看房,她男朋友是程序员,收入也稳定......”
,!
“那个舒燕?就是你说一起买房当邻居的同事?” 母亲的声音柔和起来,“这姑娘看着靠谱。·比/奇?中~雯/惘* ′追·嶵_薪~章_节\”
父亲哼了一声:“别想着靠别人。不过......” 他停顿片刻,李君浩听见电话那头传来翻报纸的沙沙声,“你要是真想买房,先看看也行。但记住,必须量力而行,别打肿脸充胖子。”
李君浩的心跳陡然加快,握着手机的手心沁出薄汗:“真的?你们同意我看房了?”
“只是让你看看!” 母亲赶紧补充,“地段、配套、开发商资质,都要仔仔细细查清楚。还有贷款政策......”
“知道知道!” 李君浩笑出声,窗外的晚风卷着火锅香飘进来,突然觉得连出租屋的霉味都变得亲切,“我都记在本子上了,周末就去售楼部。”
挂掉电话后,李君浩瘫倒在沙发上。手机屏幕亮起,是舒燕发来的消息:“刚看到新盘预售,明早八点,去不去?” 他盯着天花板上晃动的灯光,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去!这次一定拿下!”
台灯在出租屋的桌面投下昏黄光晕,李君浩的手指有些发颤地按下计算器,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像跳动的小蚂蚁,每一个都牵扯着他紧绷的神经。他翻开工资卡流水,目光扫过近几个月的转账记录 —— 项目奖金、加班补贴、技术分享稿费,终于在总额栏停驻:五万两千七百三十二元。这个数字刺痛了他的眼睛,既带着一丝攒下积蓄的欣慰,又满是面对高昂房价的无力感。
“还差二十五万......”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苦涩。咬着笔杆,他盯着电脑上的房产网站,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渴望。鼠标滚轮不断滑动,三环内的新房均价早已突破两万,就连郊区的楼盘也在国际会议后涨了不少,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敲打着他安家的梦想。突然,一个标注 “首付分期” 的楼盘广告吸引了他的目光,70 平米的两居室,月供 5000 出头,首付只要 30 万。他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涌起一丝希望,可紧接着,担忧又涌上心头:分期的利息会不会很高?自己未来的收入真的能稳定负担吗?
李君浩迅速调出成都地图,放大镜在屏幕上扫过楼盘位置。地铁四号线延伸段明年通车,小区对面规划了公立小学,虽然离公司有十站地铁,但胜在价格勉强够得着。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未来每天搭乘地铁上班的场景。可又很快黯淡下去,理智提醒他不能仅凭这些规划就冲动决定,毕竟规划能否落实还未可知。他又打开房贷计算器,输入贷款金额和年限,当月供数字跳出来的瞬间,心跳也跟着加快,手心微微冒汗。每个月 5000 多的支出,意味着生活质量必然要下降,他开始在脑海中盘算着要砍掉哪些不必要的开支,咖啡要自己煮,衣服不能再随便买,就连偶尔和同事聚餐也要慎重考虑。
“要是爸妈能支持十五万......” 他在纸上写下算式,咬着嘴唇犹豫片刻,愧疚感如潮水般涌来。想起上次通话时父亲疲惫的声音,母亲念叨着老家亲戚生病借钱的事,笔尖在纸上洇出深色墨团。他怎么能这么自私,为了自己的房子,让年迈的父母再承担压力?最终,他划掉 “十五万” 改成 “十万”,心里暗暗发誓,剩下的一定要靠自己努力攒够。
手机突然震动,是舒燕发来的消息:“刚问了中介,xx 回迁房有业主急售,单价便宜两千!明早六点,去不去蹲?” 李君浩盯着屏幕,内心一阵纠结。想起张舞说的 “买房要快准狠”,机会难得,可又看看自己的存款数字,买二手房虽然可能省下装修费,但产权风险、房屋质量...... 无数问题在脑海里打转,让他既心动又充满顾虑。
他起身拉开窗帘,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远处新建的高楼塔吊还在转动。楼下的烧烤摊传来阵阵香气,食客们的谈笑声飘进窗内,热闹与他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李君浩突然意识到,这些年自己像候鸟般在出租屋里迁徙,搬过五次家,每次都小心翼翼地贴好易碎标签,却始终没有真正的归属感。这种漂泊感让他更加坚定了买房的决心,无论多难,他都想在这座城市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重新坐回桌前,李君浩翻开工作日志,在首页写下 “购房计划”。他逐项列出待办事项:联系银行咨询贷款政策、找验房师做预算、周末跑遍所有目标楼盘,每写一个字,都像是在为梦想添砖加瓦。最后,他在笔记本角落画了个小房子,屋顶插着一面小旗,旁边写着:“三个月内,锁定房源。” 尽管前路充满未知和挑战,但这个小小的目标,给了他无尽的动力。
夜渐深,计算器的屏幕蓝光映着他专注的侧脸。五万两千七百三十二元,这个数字不再是冰冷的存款,而是通向新生活的第一级台阶。李君浩关掉电脑,躺到床上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未来房子的模样,仿佛已经听见未来家中的闹钟声,闻到阳台飘来的绿植清香。在这座城市扎根的梦想,正从这些精打细算的数字里,慢慢长出真实的模样,尽管忐忑,但也满怀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食堂的不锈钢餐盘碰撞声此起彼伏,李君浩刚把糖醋排骨的餐盘搁在桌上,就听见舒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李工!我今天又发现个宝藏楼盘,纯新盘!” 她粉色卫衣的帽子歪戴着,眼睛亮晶晶的,手里还攥着张皱巴巴的户型图。
吴真摘下金丝眼镜擦拭,嘴角泛起笑意:“又心动了?你这星期看的楼盘,比我全年的客户名单还长。” 她优雅地切开牛排,刀叉碰撞声清脆悦耳。
“这次真不一样!” 舒燕展开户型图,用筷子指着某个角落,“你看这个 89 平的三居室,赠送面积足足 12 平!而且是毛坯房,以后想怎么装修就怎么装修。” 她转头看向李君浩,“哪像你,非盯着二手房。”
李君浩咽下嘴里的米饭,认真说道:“二手房能拎包入住啊。我算过,光是装修就得小半年,还得天天跑建材市场,太折腾了。” 想起老家亲戚装修时跑断腿的模样,他不自觉皱起眉头,“而且现在人工费涨得厉害,一不小心就超预算。”
吴真放下刀叉,用餐巾擦了擦嘴角:“你们说的都有理。” 她推了推重新戴上的眼镜,眼神里带着过来人的从容,“我买第一套房时选了精装,结果交房发现地板空鼓、墙面不平,维权维了三个月。” 她夹起一块西兰花,“后来换房果断选毛坯,自己盯着装修。半包给装修公司,主材自己买 —— 瓷砖、橱柜、卫浴,跑了二十多家建材城。”
舒燕听得瞪大了眼睛:“这么麻烦?那全包不好吗?”
“全包是省心,但水太深。” 吴真用叉子敲了敲餐盘,“装修公司给的材料清单,写着‘一线品牌’,实际都是特供款,质量差一大截。我有个客户全包装修,结果住进去才发现,定制柜用的是颗粒板,根本不是合同写的多层实木。”
李君浩若有所思地点头:“所以我觉得买带装修的二手房反而靠谱。原房主自住的装修,用料肯定实在。” 他想起之前看过的那套回迁房,简约的北欧风装修正合心意。
舒燕咬着吸管,酸奶在纸杯里搅出漩涡:“可毛坯房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啊!我想装个嵌入式烤箱,再弄个榻榻米书房......” 她突然抓住吴真的手腕,“吴真姐,你说我要是找独立设计师,会不会好点?”
吴真笑着抽出被握住的手:“独立设计师确实更用心,但费用不低。而且就算有设计图,施工时工人一个不注意,效果就天差地别。” 她指了指李君浩,“要是买二手房,记得查清楚装修年份,五年内的还能凑合,太旧的线路和管道都得重新换,反而更费钱。”
“那到底怎么选啊?” 舒燕瘫在椅子上,“买房已经够难了,装修简直是地狱级副本。”
李君浩看着她苦恼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要不这样,你买毛坯,我买二手,以后装修时互相取经?”
吴真举起装着绿茶的纸杯:“就这么定了。等你们成了业主,我这‘装修血泪史’的经验,保证让你们少走弯路。”
喜欢逆光:穹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