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逄纪:主公,我有一计!(1/1)
三国:魅魔天子,开局掠夺何太后第050章 逄纪:主公,我有一计!
却说曹操自中牟县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这一路更加的小心谨慎,昼伏夜出。?秒+漳*节?晓′说`徃_ -耕~薪!最+哙+
几经波折,
曹操终于是逃回了沛郡谯县,回到了自己的祖地。
“孟德。”
曹家家主、前太尉曹嵩在得知曹操平安归来的时候,也是一脸激动的来见曹操。
一阵寒暄后,
曹操将自己奉天子诏令,举兵勤王的消息告诉曹嵩,顿时得到了后者的支持。
有了天子诏令这块金字招牌,曹操很快就得到了曹氏一族和本族夏侯氏的全力支持。
随后。
曹操带着曹嵩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家当,前往陈留变卖,又得陈留太守张邈举荐,结识了当地豪强巨富卫弘。
有了本地巨富卫弘的鼎力相助,曹操一边作讨董檄文传诏天下,一边在陈留郡己吾招募义士。
东郡。
太守府邸。
“曹孟德作讨董檄文,传诏天下,用的却是太傅的名义?”
东郡与陈留郡相距不远,桥瑁自是早早得知了消息。
只是让桥瑁感到诧异的是,曹操竟然以太傅袁隗的名义传诏各郡,而他却在今早,刚收到了太傅袁隗的亲笔书信。
信上的内容是太傅袁隗让他作讨董檄文,诏令天下诸侯举兵勤王,只是名义上却不能用太傅,而是要用三公。*零^点-墈+书· !哽?歆·罪\全~
“曹孟德素来与袁氏来往密切,自幼便与袁本初形影不离,情同手足,而今却是以太傅之名传诏天下,这是要把太傅和袁氏架在火上烤啊。”
桥瑁很是费解。
眼下谁不知道董卓仗着西凉铁骑震慑群臣,把持朝政,这种时候带头反抗之人,必将会成为董卓的眼中钉、肉中刺。
太傅袁隗显然是知晓这一点才会传信给自己,让自己假作三公书信,传诏天下。
而今曹操却是抢先自己一步,用太傅名义作了讨董檄文。
难道曹操的背后还有他人在授意?
会是谁呢?
“袁氏西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能与汝南袁氏抗衡的少之又少,京师之中唯有同是西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可弘农杨氏素来洁身自好,与袁氏多有往来,理当不会如此。”
“如果不是弘农杨氏,那就只能是袁氏内斗了。”
桥瑁暗自思忖许久之后,无奈的摇了摇头,长叹道:“左右也与我不相干,老夫只要按照太傅的意思传诏天下,就算是全了当年的求学情分。”
光熙元年。
十一月。
先是骁骑校尉曹操在陈留招募义士,以太傅诏令传檄文于天下,号令诸侯起兵讨董。
紧接着。·x\4/0\0?t!x·t*.?c`o,m′
东郡太守桥瑁又以三公书信为名,同样作讨董檄文,号令天下诸侯起兵。
两封讨董檄文一前一后传至天下各州郡,顿时就引起了各路诸侯的关注。
“董卓欺天罔地,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今奉太傅(三公)密信,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檄文传至冀州,冀州牧韩馥轻声的诵读了两封讨董檄文,眉宇间满是愁容。
“诸位。”
“你们对这两封檄文怎么看?”
韩馥素来没有什么主见,只能召集帐下文武前来商议。
“州牧。”
“董卓名为相国,实为汉贼,今有太傅和三公书信,明公自当顺应天命,起兵伐董。”
冀州牧韩馥不置可否的点头,沉吟道:“可是董卓手握西凉骑兵,又曾表我为冀州牧,我若是起兵讨伐,岂不是落人口舌?”
“明公此言差矣。”
“明公起兵伐董乃是顺天应命,为救汉室而举兵,为的是天下大义,岂会遭惹非议?”
治中从事刘子惠拱手一拜,劝谏道:“至于董卓手底下的西凉骑兵,明公可让渤海太守袁本初去对付,明公只需资以粮草辎重,领军坐镇后方即可。”
“大善。”
冀州牧韩馥之所以迟疑不定,除了担忧董卓手下的西凉铁骑,更重要的是因为渤海太守袁绍。
他本为袁氏的门生故吏,而袁氏就是他的主君!
袁绍虽说只是司空袁逢的庶长子,其母只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婢女,毫无地位可言。
子以母贵。
袁绍因为母亲的出身而被人瞧不起,同父异母的袁术更是以此为耻,称其为“家奴”。
可袁逢将袁绍过继给兄长袁成之后,袁绍摇身一变,成了袁成一脉的嫡子。
袁绍更是在守孝斩衰的六年时间里,不仅赢得了真孝子美誉。
更是接过了左中郎将袁成的政治遗产,与过去的身份切割,逐渐成了清流派士人的领袖。
折节下士、清流党派的领袖因为董卓而逃到了渤海,韩馥这个被董卓上表的冀州牧自然是寝食难安,唯恐袁绍会借着袁氏的声望,将他给赶下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渤海。
袁绍看着手中的两份内容相似,却不尽相同的讨董檄文,陷入了沉思。
“怪哉。”
“这一份讨董檄文来自东郡太守桥瑁,想来是出自叔父的手笔,可曹孟德这一份讨董檄文,是何用意?”
袁隗想要布下这一盘大棋,自然免不了要跟袁绍沟通。
只是书信中并没有将具体的内容并告诉袁绍,只是让他配合檄文,举兵响应。
但以袁绍的智慧不难猜出,东郡太守桥瑁是得到了袁隗的授意。
可曹操的操作无疑是将袁氏给推到了台前,置袁氏于险境,这显然不是袁隗的手笔。
究竟是何人所为?
“使君。”
“韩州牧派人传来书信,让我们举兵响应,他自领大军护送粮草辎重在后。”
麾下谋士逄纪的声音响起,将袁绍给拉回现实。
“哼!”
“韩文杰这老东西向来胆小怕事,今番倒是反应迅速,背后定有高人相助啊。”
袁绍眼眸中闪过一丝不屑,还有一抹羡慕。
冀州可是天下十三州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京畿重地的司隶校尉部,无论是地理位置、人口还是经济都是首屈一指。
谁看了不眼红?!
“使君。”
“当今天下动荡不休,明公欲成大事,必先占据一州之地,方能安身立命。”
“冀州强大充实,其主韩馥才能平庸,明公何不取而代之?”
逄纪最是清楚袁绍的远大志向,看着心有不甘的袁绍,顺势劝谏起来。
“唉。”
“韩馥虽然庸碌无能,可架不住他手底下能人辈出,我们粮草尚要仰仗韩馥资助,想要取而代之,谈何容易?”
“明公。”
逄纪对着上首的袁绍拱手一拜:“我有一计,可助明公拿下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