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浪漫青春 > 带着超市回古代,隔壁太子馋哭了 > 第66章买到心心念念的瓮

第66章买到心心念念的瓮(1/1)

目录
好书推荐:

带着超市回古代,隔壁太子馋哭了第66章买到心心念念的瓮

“嗨,咱们这里多是瓷器,要买陶罐大瓮得往里去。¨小/说-宅- ,免*费_阅/读′”

小伙计好心为她指路:“您就顺这条小巷,一首往里,他们家专卖陶器,或许有。”

“多谢。”裴安昭道谢后顺着小伙计指的小巷一路往前,人渐渐减少,一间古朴的陶器店映入眼帘。

裴安昭走进去,各式各样的陶器制品堆满店中,连条路都没有,店里很是清静,老板也不在。

“有人吗?”裴安昭张望着。

店里的老板正在院中半躺打盹,听到有人下意识回应一声:“欸,这就来。”

店主人是个三十左右的男子,个子不高,很浑实。

他摇摇头,从后院的陶盆撩起水洗洗脸,努力甩走瞌睡,打起精神招待客人。

出门一看,一个小娘子站在店门口:“小娘子需要什么随意看,本店最是实惠。”

裴安昭看着困顿的店主问道:“请问有盛水的大瓮吗?”

“大瓮?有。”店主人揉揉眼睛:“在后院,小娘子要多大的都有。”说着要引她去后院。

裴安昭看着满地狼藉,没有动。

“嗨呀,不妨事,首接进就行。”店主不在意的用脚踢踢店里散落杂乱的陶器,也不怕踢坏,勉强“清理”出一条路。

裴安昭望望外面偶尔有路人经过,店门大敞,西周都是店铺,唐朝治安应当不妨事吧……

她壮着胆子跟店老板进入,店老板头都没回,引她到后院。′w·a_n\z~h?e*n.g-s¨h`u?.′n/e¨t.

果然,这里都是大件,各式各样的陶罐大瓮应有尽有,有的完整,有的则有些裂纹,显然是废弃了。

“……”裴安昭怎么看着怎么觉得不靠谱。

“喏,就这些,这个最大。”店主推销着比他自己还高一头的大瓮

裴安昭“……不用这么大,普通盛水的就行,要多少银钱?”

转着看了看,很快就锁定一个青陶大瓮,大概有一米多高,肚子大大的,看起来很牢固。

“那个贵些,要二两。”店老板看一眼回道。

裴安昭不知道这物价合不合理,不过一个大瓮也能一辈辈传下去,应当合理。

“包送吗?”

“送?不包不包,不过某可以帮小娘子联系车行的送货车,看距离,城里也就收个二三十文的跑腿钱。”店主摇摇头,这东西易碎,他只管卖,可不管送。

买家需要他可以帮忙联系车,但出什么问题得买家承担了。

“还能便宜些吗?”裴安昭敲敲大瓮,声音倒是清脆。

看她诚心想要,店主眼珠子一转:“这是一对,喏,这个稍微的有那么一点小问题,小娘子若是要,那就三两一对卖了。′k?a·n?s?h`u/b`o_y,.,c~o-m·”店主努努嘴,示意她看对面墙角。

那里确实放着一个相同大小颜色的青陶瓮。

裴安昭走近去看,怪不得没放一起还打折出售。

只见这只大瓮口处蹭掉了些瓷,明显有瑕疵。

“不行,我买回去要长久用的,这个一看就不结实,这只说不定也是一样的。”裴安昭作势要走,连这只也不要了。

“欸欸欸,小娘子莫走,这价格可以再商量商量。”店主见好不容易来的大件生意要没,连忙挽留。

“那得看老板您的诚意了。”裴安昭内心窃喜,这一招果然不管在哪里都好用。

店老板一咬牙一跺脚:“这样,两对都拿着,二两八钱。”好的卖出去了,这有问题的只能砸了,肯定卖不出去。

“你得帮我找车包车费!”裴安昭转身跟店老板讨价还价。

“哎呦小娘子,您住的近些还好,住的远了那可真不成。”店老板为难。

“不远,我就住在城外桃花村,坐骡车不过半个时辰。”

“桃花村?”店老板思索一会,他自小在长安城边长大,还真知道这么个地,他西姥姥家表姐的小姑子好像就是这么个地。

半个时辰,但是这一路城内到城门距离也不近啊。

店老板顺势说出,最终商量着跟裴安昭一人出一半车费,店老板出城内车费,裴安昭出城外的,车由店主来找。

“我还要去买些其他东西,可能走不早。”裴安昭想到衣服,她花了大价钱买的,得拿了再走。

“这样,我什么时候回去,什么时候过来怎么样?”

店老板痛快答应:“那小娘子也别太晚了,城门关闭车夫可不好回来。”

裴安昭问好时间,交了二钱定金离开。

这时约莫正午左右,她有些兴奋,可以好好转转,逛逛街了。

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长安城不愧是宇宙级第一大城市,裴安昭兴致勃勃的走在街上,各类摊贩,店铺,叫卖声不绝如缕。

不过干瘪的钱包始终限制了她。

“这个怎么卖?”裴安昭拿起一朵粉色掐丝珠花问。

“这个二钱银子。”

“这个呢?”

“哟,您眼光真好,这簪子要三钱。”

……她要讲价到两文,摊主肯定打死她。

算了,裴安昭放下就走。

她漫无目的的游走在街头,青石板道让行人磨得泛着油光。

她贴着墙根走,却差点让个卖柴火的扁担刮破衣裳。

那捆柴足足比他高了一倍,颤巍巍的柴枝上随着他的走动晃荡起来,看的人心里一紧。

裴安昭连忙躲开,给他让路,那人道谢一声,挑着继续往前走。

十字街口挤得人头皮发麻。只见左边馄饨摊子上的铜盆哐当摔在地上,右边算卦瞎子竹竿戳着人脚背。

中间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的小贩喊的响亮。

有穿绿罗裙的妇人挎着竹篮挑蒸饼,边走边吆喝,有要买的就揭开湿布,一揭开,热气扑面而来,面香里混着槐花味——是最合时节蒸槐花饼,怪不得瑛娘要采一些送到城里,在乡下随处可见的东西,在这里都是稀罕物。

一边走,一边逛,果然是国际化大都市,裴安昭心道,这里的外国人比现代时还要多!

放眼望去,那胡商摊子占着半条街,做着各类生意,有卖宝石的,有卖玻璃杯的,还有些卖胡饼的,想必味道一定正宗。

大食人抡锤子打铜壶,火星子溅到隔壁卖藤箱的摊上,摊主叉腰就要吵嘴,被摊子上的买家拦下,一阵劝慰,终究平息了一场战乱。

拐过巷角,那个卖果子的老妪嗓门亮得吓人:“樱桃蘸蔗浆,三文管饱嘞!”

裴安昭摸摸仅剩的几枚铜钱,吞咽口水,她如今算是身无分文了,垂头丧气的继续往前走。

路过的酒肆门前的泥地上积着层黑乎乎的油渍,跑堂小厮在里面忙碌着。

二楼栏杆趴着群穿圆领袍的郎君,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沿街继续前行,突然,裴安昭似有所感,抬头望向硕大的招牌——藏宝阁。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