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被赶出家门后,科举人生路 > 第 152章 金盆洗手

第 152章 金盆洗手(1/1)

目录
好书推荐:

被赶出家门后,科举人生路第 152章 金盆洗手

“快,去把人请进来!”刘青瑾有些不耐烦地看了一眼来人,心里暗暗嘀咕:这人怎么这么没眼力见呢,首接请进来不就好了嘛!

来人听到刘青瑾的话,赶忙转身去请客人。¢午·4?看-书′ ?庚/欣!蕞.哙.不一会儿,两位客人走了进来,刘青瑾定睛一看,原来是李兄和另一位不认识的人。

“刘兄,李兄!”两人拱手作揖,互相寒暄了一番。

“你半夜赶路的,怎么这么早啊?”刘青瑾看着李云鹏,好奇地问道。

“哈哈,还真被你说对了,我这不是急着见爹娘嘛!”李云鹏笑着回答道。

刘青瑾白了李云鹏一眼,没好气地说:“就你事儿多!”

“走啊,愣着干什么呢?你不是着急见伯父伯母吗?”刘青瑾说着,便带头朝屋里走去,李云鹏和另一位客人紧随其后。

李云鹏与刘青谨两人,路上边走边聊。

“哦,刘兄,我有一事相告。”李云鹏忽地开口,“我那里有位绣娘,其手艺堪称巧夺天工。

我本欲开设学堂,传授众人刺绣之技,然如今想来,倒不如将有意学习者皆送至你处。待他们学成出师,你再遣些人予我,如此一来,我的开销便可大幅减少!”

刘青瑾闻之,觉着此计甚妙,遂颔首应道:“嗯,此计甚佳。.白*马`书,院? +庚?薪*嶵~全*我处尚有一擅长种花之人,若有人欲学种花,届时亦可一同教习。

”李云鹏甫一踏进院子,便见李二牛正与王桂花闲谈。李云鹏趋前一步,朗声道:“爹娘,孩儿不孝,爹娘可安好?”

“你这娃儿,爹娘安好得很呢,在京城你哥嫂对咱二老关怀备至,比在柳树村时更胜一筹,你嫂子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娘只需偶尔照看你三个侄儿侄女,你瞧娘与你爹都愈发年轻了。”王桂花有意说与刘青谨及他人听。

一来为官者重名声,二来这奶儿子与亲儿子别无二致,对他们一家可谓关怀备至,好得很呢。她才不像那些贪得无厌之人,整日只知依仗一点恩情,索取回报。

在京城之时,此类人她可是见得多了。

“嗯,哥哥嫂子向来和善,如今爹娘也给了孩儿尽孝的良机,孩儿欣喜若狂,半夜便迫不及待地赶来了。”李云鹏羞涩地挠挠头,在父母面前,这或许就是为人子女的天性使然吧,李云鹏还紧紧拽着王桂花的袖子,显得有些慌张。

“伯父,伯母,你们先享用早食吧,我二人尚有一些公务需要商议。等中午时分,我二人再一同与伯父伯母共进午餐。\b!i·q¢i¨z*w¨w?.*c^o!m¨”刘青谨说道。

“你们果真有公务啊,我还以为你昨儿个就是哄骗我二老来坐坐呢?”李二牛疑惑地问道。

“呵呵,都有,都有。”刘青谨随口敷衍道。

“你们忙你们的,我与你爹吃了早食,就去县城逛逛,想给我那未来的大孙子买点见面礼。”

“哦,娘,这银票您拿着。”

“不用,不用,我走的时候你嫂子给了这个数呢。”王桂花得意地举起一只手。

这可把一旁的刘青谨吓得不轻:“伯母,伯母,财不外露啊,您出去可千万不能这样啊,”您这是要把侄儿吓死啊。

五千两可不是小数目,不行,他得赶紧派人护好了,万一出了什么事,他可怎么向云州交代啊。人可是他接到府上的。

于是刘青谨就让人把捕头找来了。“你最近一段时间的任务就是护好李县令父母一行人。”

“是,大人。”

“待会他们要去逛集市,你护好的不要出意外,出事了本官活不了,你也不用活了。他们可是李相的父母。”

“是大人,属下明白。”

李云鹏把刘青谨的话听得清清得,这人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这也多亏了刘青谨得小题大做才免了一场祸事。

交代完事情刘青谨就与李云鹏进书房商量事情了。李二牛王桂花,许姑姑夫妇,几人就出来县衙逛集市了。

王桂花得目的地就是银楼,他们夫妇就是想给小孙子准备见面礼。

“你们看到了吗,那些人一看就是有钱人,还穿的好。一会他们出来,你们就......”为首得刀疤脸说道。

“知道了,老大听你的,干完这票我们就金盆洗手,娶个婆姨好好过日子, 谁也找不到咱们。”一群流里流气得二流子回道。

银楼里,王桂花拿着一套银镯子看了又看。

“嗯,这个不错。”王桂花又挑了个平安扣,她得找颜色差不多得与玉佩配好色。

“掌柜你把这个平安扣给我看看,”这个多少银子。

“十两银子,加上一副手镯十二两。"掌柜刚说完,就进来一人,这人是这银楼得东家。东家昨进城得时候见过这对夫妻,有扭头看看巷口得一群捕快,还有什么不明白。这可是当朝李相得父母。

东家上前一步:“老丈,今天您二位是我们头庄生意,你们就给五两银子。”说完还像旁边得掌柜使了个眼色,意思你下去吧。

“这,还有这好事情?”王桂花准备付五两银子。

李二牛慌忙打断:“老婆子,你莫要忘了咱儿子的话,倘若哪个有眼无珠的家伙,竟敢说咱俩仗着儿子,买东西不给银子,或者少给银子,那岂不是害了儿子?给,给他十二两。咱可不能差这点。”

“对啊,我咋把这事儿给忘了。”王桂花如释重负般放下十二两银子,便与李二牛准备离去,临走前还如临大敌般看了那东家一眼。

东家却哈哈大笑起来:“二位,不必如此,昨日我在城门口曾见过二位,知晓二位乃是李相大人的双亲。我只是想略表谢意,若不是李相,我这银楼恐难以开张。我本是在边境之人,是李相击溃了倭人,我们一家才得以迁居至此,我这银楼也是刚刚开业不久。”

“不好意思啊,误会你了,真是对不住啊,你不晓得我儿子官做得越大,就越有人想谋害他,我们也是害怕啊!我儿子不让咱老的在外面……”王桂花满怀歉意地说道,摆了摆手便转身离去了。

这李相能有今日之高位,绝非偶然,就连其家人都如此通情达理,且不以权势压人。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东家在与人谈生意时,便时常将这些事讲给合作伙伴听。久而久之,但凡有一丝关于李相的不好传闻流出,那些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