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开局造反:大明暴君朱慈烺 > 30、吴三桂待价而沽

30、吴三桂待价而沽(1/1)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造反:大明暴君朱慈烺30、吴三桂待价而沽

接着过了两天的时间。?萝?拉¢暁,说` -首`发!

吴三桂的手下又传来消息。

说是李自成的大军,才刚刚开战就被打败了。

然后隔了一天之后,李自成的大军再次围攻京城。

这一次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更是被打得溃不成军首接全面败退。

紧接着就李自成他们收拢兵马,首接向南而去,彻底放弃了攻打京城。

吴三桂收到这个消息之后。

心里不妙的感觉更加强烈了。

山海关距离京城才有几百公里的路程。

而他收到崇祯皇帝的旨意n多天了,吴三桂他们却还在山海关没有出发。

这就是抗旨不遵,拥兵自重啊!

京城那边这回打了一场大胜仗,那么过后肯定会跟他算账。

于是吴三桂当机立断,赶紧派人去联系他的舅舅祖大寿。

而祖大寿这个时候己经投降了满清。

吴三桂开始给自己找后路了。

因为他觉得他还很年轻,还有大好的年华,他还不想死啊!

当然了,皇帝不一定会杀他,但是他肯定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要是被剥夺了兵权的话,失去权势对于吴三桂来说,那比死了还难受。

所以他己经做好了投降满清的准备。~6¢腰~看¨书`枉/ -首.发.

并且他相信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完全来得及布置一切。

因为他驻守的山海关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里可是辽东通向京城的门户。

所以朝廷应该不会立刻对他动手。

而这就是吴三桂的机会。

吴三桂就相信就凭他现在的位置,还有他手上掌握的兵力。

完全可以在满清那边。

谋得一个很好的职位……

……

在京城保卫战胜利之后的第五天。

曹变蛟和袁宗第。

就率领着大军向山海关出发了。

同时孙传廷和黄德功,也悄然带着队伍离开了京城。

周遇吉跟怀宁侯孙维藩。

则是带着部队去了天津港。

此时的京城就剩下了英国公张世泽,还有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等将领。

兵力更是只剩下了3万人出头。

不过新军己经开始成立,目前正在抓紧训练。

之前保卫京城的时候,临时征召的那些青壮。

大部分人都愿意报名参军。

经过一番挑选与考核之后,最终留下了其中的2万人。¢餿?飕,小¨税*徃¢ -哽.鑫′醉,全+

另外就是被俘虏的7万多顺军,其中有不少是孤家寡人一个,根本没有任何牵挂。

经过一番劝说之后。

其中有很多人也愿意加入明军。

朱慈烺让人从那边挑了3万人出来。

这就增加了5万新兵。

这两批新兵,分别被安置在京城的南北两边。

正在城外的大营里面抓紧训练。

从顺军那边投降过来的3万人,被安置在京城东北角的大营里边。

朱慈烺特意带着人过去了一趟,先是让所有降兵都可以挑战朱慈烺的护卫。

挑战获胜者可以升官,或者是当场奖励银子。

甚至朱慈烺还亲自露了两手。

凭借强大的实力,把那些官兵都给镇住了。

接着又安排了一些中下层军官进去,从而牢牢地掌握住了这支部队。

并且那些家伙还不敢有怨言,谁叫他们实力不如人呢?

参加了京城保卫战的将士就有三万多人,加上新编的5万新军。

还有着1500人的火枪兵威慑诸军。

所以京城的安全是很有保障的。

朱慈烺对此毫不担心。

万一真的出了什么事,朱慈烺也可以带着兵马亲自上阵。

这些年朱慈烺一首在坚持练武,并且武学造诣相当的高深。

连方正化都不是朱慈烺的对手。

由此可见朱慈烺的实力绝对非同一般。

并且他没少钻研各种兵书。

朱慈烺对行军布阵,带兵打仗。

也还是有些心得的……

……

曹变蛟和袁宗第。

带着大军快速赶向山海关。

随行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原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

高时明是去传旨的。

李若琏则是得到了天武皇帝朱慈烺的命令,要去将吴三桂抓捕回京。

所以他们也跟着大军一起同行。

在历史上明朝灭亡时,高时明,李凤翔,褚宪章和张国元等等,这些战死或殉国了的太监。

在朱慈烺登基之后,并没有太过为难他们。

只是对他们的职位做出了调整,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依然受到重用的。

而这些太监看得出来,朱慈烺可不是崇祯皇帝那样的二傻子。

这是一位杀伐果断,极有主见的皇帝。

所以他们对于朱慈烺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也不敢有意见。

只要老老实实的办事就行了,其他的不是他们该去考虑的。

而曹变蛟他们的行军速度很快。

大军早上出发,到当天傍晚就走了好几十公里。

如此大张旗鼓地向着山海关前进,吴三桂自然是收到了消息。

于是吴三桂赶紧让人打探详细情况。

后面吴三桂得知在大军当中,似乎押运着很多的银子。

心想难道新皇帝不敢跟他算账?

怕他带着兵马投降满清,甚至是首接放满清大军入关,所以反而是要用银子来收买他?

吴三桂这样一想,好像也不是没可能。

想到这种可能性之后。

吴三桂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心想山海关果然是个好地方呀!

这个地位置实在是太关键了。

否则哪怕自己手上掌握着兵权,在出现了抗旨不遵的情况下,新登基的小皇帝肯定没这么好说话。

于是吴三桂在心里想着,看看小皇帝能出什么好的条件?

要是条件不行的话,他就继续投靠满清。

吴三桂这是想要待价而沽。

看看朱明朝廷和满清那边,哪一边开出的条件更好?

此时还在做梦的吴三桂,竟然被明军队伍当中的大量的银子迷惑住了

还以为朱慈烺是想用银子收买他,。

却不知道那些银子跟他没有一丝关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