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言情 > 快穿为了养老金,六旬老太很上心 > 第147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147)

第147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147)(1/1)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为了养老金,六旬老太很上心第147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147)

三房家里三代男丁皆都不成器,偏偏一双嫡出的姑娘,长得貌若天仙,才情性格极好,就连曲乔见了,也不免觉得女娲偏心!

若贾代善还在,以她们的容貌才情,嫁给官宦之家的次子幺儿做正妻自无大碍,即便如今贾代善去了,她上些心,自也会给她们寻个好人家。¤6~1=)看3书=={网?§} ×μ首??×发¨

可三房老太太显然不是这么想的,自刚才听闻皇帝亲临贾府后,这老太太就心思活泛得不行,普通人家己经瞧不上了,竟想入天家?

曲乔辛苦折腾这三年为什么,就是为了不和党争皇子扯上关系,于是表情严肃开口:

“这样的话,三老太太还是不要再说,传出去没得说我贾家轻狂!”

三房太太被怼,并不甘心,“女子做正妻自是要看出身家世,可若做侧妃,容貌才情极佳,怎就不行了?”

“旁人家的我管不着,国公爷生前有遗言,咱们国公府的闺女,无论生母贵贱,都断然不会给人做妾室的!”曲乔说完,眼风扫过院中嬉笑的远去的少女们,见贾敏正踮脚去够枫叶,裙裾随着秋风旋起落下,美好得让人不自觉想要护住一辈子。

刘氏:金币+100+200+500+......

裴氏:金币+100+300+600+......

白氏:金币+100+300+800+......

........

曲乔看着金币滚了好几圈,视线隐晦的在这几个人身上打量,倒也没再说什么重话。?)?兰[!兰*=?文?×&学/ ?首·&^发+

凡事儿都有两面,她让贾政开荒种地,做的是贾府的生局。

种子是在商场购买超级稻种子,除了第一年,后面两年的都特意在“多福多子水”里泡过。

为了实验种出的稻谷能不能继续做种子,她要求贾政事无巨细的记录稻谷的种植情况。

如今终于有了结果,种出千斤稻,引得帝王来,可不是为给内宅妇人攀龙附凤的由头!

昨晚,她和贾敬就在这个敞开的大厅里,有段对话。

“婶子,这,这,算计帝王,是要杀头的!”贾敬听完曲乔全盘计划,眉心跳动得厉害。

而曲乔从不断攀升的金币,感受到了他内心的起伏和恐惧。

“这怎么是算计,这是双赢啊,圣心难测,但既然己经猜到了,就要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啊!再说这个计策不是我定的,是你叔叔生前定下的,不然暗卫为什么在我手里?”合理的说谎是曲老太的保留项目。·2*8′看?书¨网^ -无.错!内′容.

贾敬己经学会了不去怀疑曲乔,按照往日经验,但凡他流露出一丝狐疑,婶子肯定会说:

“你不信?不信你去问问国公爷呗!我一个老婆子种花儿看戏,不好?操这爷们的闲心做什么?”

贾敬连忙说不敢,“自与十家功勋割裂,借守孝斩断往来,便极为凶险,后又交出军权后,王、薛、甄三家渐渐疏远,只怕出了孝期...”

曲乔见他明白,也欣慰几分,语带感叹的分析:

“偌大的两国公府,你两个兄弟如今没经历练,都是不成器的,唯一成器的,偏偏是个不务正业的,珍哥儿顽皮,瑚哥儿话都说不清楚,青黄不接的时候,最容易出事儿。”

贾敬:金币+500+500+500...

他如今哪里有空心大?成日里被指使得像个陀螺,尤其用婶子给了一张秘方烧出各种琉璃后,他成日里监工,按着图案和清单,没日没夜的试验烧制,当不务正业成了工作,他其实觉得做官也是不错的!

曲乔如今这些人动不动就刷金币的行为己经习以为常了,喝了一口茶继续分析:

“明日帝王若不亲临,只怕不出两个月,咱们在这暗潮涌动的京城就会被人啃噬殆尽,然后高楼慢慢塌!”

贾家如今藤蔓尽退,别无依靠,唯有仰仗圣恩。千斤稻谷不是什么祥瑞,是贾家又一个投名状。

押对了,再续几分气运。

宁国公府门外被打死那人,就是她国公府送给这些虎狼们的小小警告。

“当纯臣的首要条件,是孤立无援的棋子,是没有退路的死士。”贾敬声音疲惫,轻叹口气。

“所以才要仰仗圣恩啊!”曲乔也轻声回了一句。

她对封建社会并无多少看法,不管是在哪里,都有阶级矛盾。

她能保证的是,不管自己是身在高位之人,还是低若尘埃之魂,她都会按着自己的意愿和三观,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

现在不努力谋划搬砖,往后如何快活似神仙!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兴顺帝真不知道她的算计吗?千亩的稻谷若真的存在,不过是一道旨意的事情,何必在除服的日子御驾亲临,惹得满京城的人哗然呢?

想必此刻有些人家的茶杯花瓶都碎了不少吧!

“老太太,大喜,大喜!”

赖妈妈满脸激动的喊着“大喜”冲进来,顾不得礼数,整个人就结结实实的跪在厅堂中间。

“慢慢说。”尽管己经猜到了结局,曲乔还是有几分激动。

显然曲乔的话让赖妈妈恢复了一些冷静,她仰起脸时,鬓角不知何时沾了片稻谷皮,说话间簌簌发抖:

“老太太!私塾的谷场刚称完稻谷,一亩地产量足有一千八百多斤!”

她话音一落,满厅哗然。

“你,你说多少斤?”管理着族田大房老太太,几乎半站起身。

“一千八百九十斤!比先帝在北方推广的“御稻米”940斤的产量,整整翻了一倍。”

赖妈妈把自己在旁边听到的大声说出来,因为激动,她发间的银簪子晃动得厉害。

三房老太太手里的帕子 “啪嗒” 掉在地上,其他几房扶着椅背的指节泛白...这数字比寻常稻田产量足足高出三倍...

只有曲乔眉头微微拧住,“你细细讲一讲?”

随着赖妈妈的讲述,众人心思也跟着去到了半个时辰前的打谷场....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