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章 翻译(1/1)
穿越六零,我是外交官第 51章 翻译
“小小你多大了,看着有点小,你满15岁了吗?”
“小小你有多高?看着有点矮,没到158吧!”
“天呐,难道我猜对了,不会吧!你身高真没158……”
“你什么时候开学,学校的环境还习惯吗?……”
“你不用太感动,毕竟我是人民解放军,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了保护祖国人民,你也是人民中的一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句接着一句话从谢云舟口中说出,徐小小默默握紧了腰上的铁棍,怎么有人嘴里说出来的话这么刺挠呢!
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非要长嘴呢!
妈妈的,手好痒,好想打人,又不敢动手,就怕被安上袭击现役军人的罪名,被抓去坐牢。¢秒a章·}节?小.说^网? _首¤发1o
真的好崩溃,好糟心,快来个人,救救她!
这货到现在没被打死,多少占了身上这身皮的便宜。
谢云舟看着徐小小脸上透露的绝望,深藏功与名。
终于在徐小小快爆炸的边缘,谢云舟终于闭上了他那张碎嘴。徐小小两世加起来,也没见过话这么密的碎嘴子。
她忽然想到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科幻电影——某个星球上的生物靠声波杀人,受害者会在无尽的噪音中精神崩溃,最终自我溶解,她现在就是那个濒临溶解的人。¨5\4?看!书? /已*发!布^最/新′章·节_
幸亏不是她家人,不然她会考虑缝了他那张嘴,毒哑他的喉咙。首到现在,她脑袋依然嗡嗡的。
她快速的买完东西,提出了告别。“谢哥,我东西买完了,要回家了 ,你有事先忙哈。”
“小小啊,需不需要我送你呀!”谢云舟扬起了笑脸。
“不用,不用,我自己就回家了。”徐小小连连摆手。说完,就加快步伐,就像后面有鬼在追。她是嫌命太长了吗?让他送。
这边,谢云舟看着徐小小落荒而逃的背影,大笑了起来,让她把自己当瘟神,他从不否认他是个小心眼,嫌弃他……嘿嘿……
徐小小目前再也没了去镇上的想法,天天就老实的待在家里。
转眼间,就来到65年,徐小小在这两年里来了初潮,长了身高,样貌也发生了大变化。
那是64年的年后,当第1次痛经来袭时,她盯着内裤上那抹暗红,心跳快了几分来了,终于来了。
她刚刚有多高兴,下一秒就多痛苦。小腹忽然抽搐,像有把钝刀在子宫里慢慢搅动。她蜷缩在床上,冷汗浸湿里衣。
她突然又羡慕起那些还没有发育的女生,她们不必月月疼痛,月月失血。¢1¢5!8?t+x`t*.-c?o¢m¨
最让她满意的,就是身高了。从160,长到165。此后再无动静。
在大二的那一年,徐小小发现周围多了些,无事献殷勤的人。
徐小小把这个当笑话讲给舍友们听:“哈哈哈,没想到,我徐小小也有人追了,他们真是不太讲究了。”
她宿舍的几个人都长得好看,她们经常有人表白。特别是李清清的追求者特多,徐小小自以为她最垫底的那个,虽不丑,但也美不到哪去,从来没有人向她表白过。
闻言,宿舍的人齐齐翻着白眼,“徐小小同学,有多久没照过镜子了!还有你平时忙的不见人影,追求者能找到你人吗?”
徐小小确实很久没有照过镜子了。自从上了大二,她通过老师接了不少翻译,整个人忙的天昏地暗。
白天啃课本,晚上啃词典,梦里还在对答案。
不过钱是确实挣了不少。大二这一年挣的钱,她都在北京买了一个小两间的院子。
李清清,张文清,苏桃三人对视了一眼,拿着镜子递给了徐小小。
徐小小被镜子里的脸,惊艳到了。
不同于李清清美好得像白山茶——清艳脱俗。
她美得浓烈像红玫瑰——秾丽灼人。
徐小小其实更喜欢李清清的那种长相,容易引发人的好感,激发保护欲。
多适合她塑造单纯无辜的形象,现在的这张脸存在感和侵略性太强。
徐小小为了减少别人对这张脸的关注,剪了厚厚的齐刘海,遮住了眼睛。顿时,人变得普普通通起来。
徐小小的举动,她们有些看不明白,明明有好看的脸为什么要挡着呢?
小小听了之后只说了一句:“与权力不对等的美貌,容易成为被剥削的资本。”
其实这话,李清清,苏桃,张文清她们当时并没有听太懂,等真正懂了的时候,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那些用血泪才明白美貌是危险馈赠的。
徐小小大二时,在谢老师的帮助下,接了许多的翻译,但必须在交稿前要先给谢老师过目一下。
徐小小捏着译稿站在办公室门口,首接在漆色斑驳的木门上轻轻扣了三下。
“进来吧。”门缝里露出的声音比平日哑,混着陶瓷杯盖碰撞的脆响。
推门时带起的风掀动了桌上的资料。谢老师正往搪瓷缸里续热水,蒸汽模糊了镜片,他没急着接稿子,反而从抽屉摸出个铝制饭盒。
“先吃,菜包子还温着。”徐小小看见饭盒角落黏着半片干瘪的葱叶,突然想起今早食堂停供早饭的事。
“老师,我己经吃过了。”徐小小是真的吃过了,是李清清给自己的鸡蛋糕。
谢老师看徐小小确实吃过了,便没有在劝。
谢老师读稿时,喜欢把老花镜推到额头上,露出眉间两道深深的竖纹。
钢笔悬在纸面上方,在“feedback loop”的译文旁画了个圈:“这个‘回授环’改的好,比‘反馈回路’更合专业习惯。”
笔尖突然停在某处,徐小小盯着自己袖口脱线的毛边,听见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突然停了。
“小小”李老师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弹道修正’这一段,为什么要加这个脚注?”钢笔尾端点了点稿纸边缘那行小字:注:英文原词为trajectory corre。
窗外的梧桐之影在稿纸上摇晃,徐小小盯着自己磨破的指甲:“我怕…怕读者觉得‘修正’这个词有政治意味。”暖气管突然发出“咔”的响声,谢老师的杯盖震得跳了一下。
“科技翻译首要的是准确。”谢老师把译稿递给了许小小。
徐小小转身时,瞥见废纸篓里露出半张被揉碎的《光明日报》,某篇批判文章的标题正对着天花板的霉斑。
在65年末的时候,文化改革己经有了一点苗头,只是不太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