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心机美人攀高枝记 > 第64小章

第64小章(1/1)

目录
好书推荐:

心机美人攀高枝记第64小章

苏莞丝的背影被皎洁的月色照映着,清清弱弱得钻入无边的夜色之中,只留下几圈婀娜的涟漪。?白?马`书`院! +勉`沸^跃·黩_

薛赜礼立在原地望了许久,直到苏莞丝的背影彻底消失不见,才有些不舍地收回了自己的眸光。

愣了几息,他才拿出了苏妙嫣送来的诗作。

无论是苏家覆灭前还是覆灭后,苏妙嫣的才情都傲视整个京城的世家贵女。

从前薛赜礼很是钟情着苏妙嫣的才华,总觉得她腹有诗书气自华,与那些只知首饰衣衫的庸脂俗粉不同。

若苏妙嫣将自己对薛赜礼的思念寄存于诗作之中,正中他下怀,想来必能轻而易举地打动薛赜礼。

可此时此刻,在薛赜礼瞧清楚了苏妙嫣诗作中的字句后,那张俊朗的面容里却不见丝毫喜悦,有的只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厌烦。

诗作的上两句为“魂眇眇而驰骋兮,心烦冤之忡忡”(出自庄忌《哀时命》),下两句则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

这是苏妙嫣第一次将自己对薛赜礼的思念写在诗作中。?a.b\c_w+x·w+..c¢o_m*

薛赜礼却只盯着前两句诗句瞧,他端详来端详去,只从这两句里品出了苏妙嫣在伸冤的意思。

她为何要伸冤?那日分明是她用茶盏砸了表妹,如此蛮横跋扈,与那目中无人的丹阳县主有何区别?

思及此,薛赜礼的脸色又冷了一冷。

他想到方才苏莞丝还在为苏妙嫣说好话,并让自己同情一下妙嫣的处境,可苏妙嫣却没有半点悔改之色,做了错事还不肯承认。

薛赜礼不可自抑地对苏妙嫣生出了些失望之意。

苏家覆灭,她纵然可怜,却也不能将心中的不满与愤恨发泄在无辜的表妹身上。

若要论可怜,表妹不仅出身不如妙嫣高贵,父母双亡后还要靠着针线活来挣扎度日,她一个年幼的女孩儿,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嘲笑与讥讽,才勉强活到了今日。~如¢蚊^旺¢ ¨首?发^

最难得的是,表妹在如此悲惨的经历之下,依旧怀着一颗良善之心,如生生不息的野花般坚强地活着。

不知不觉间,薛赜礼已将这诗作压在了墨砚之下。

长夜漫漫,他没有赶去葫芦巷的意思,只是拿起没有处理好的公务,继续秉烛夜读。

*

翌日。

苏莞丝醒来后照例涂了玉容胶,云枝去大厨房取来了早膳,正巧碰上了冬儿,套了不少话回来。

“姑娘。”

云枝喜意洋洋地走进内寝,都顾不上摆膳,就笑着说:“昨夜世子爷当真没有去葫芦巷。”

苏莞丝停下了对镜梳妆的动作,姣丽的面容里没有惊讶,只有恰到好处的欢喜:“她还是棋差一招。”

“她”指的当然是写诗求薛赜礼原谅的苏妙嫣。

云枝知晓她家姑娘聪慧,顿时骄傲地说道:“世子爷说不准是心悦上了姑娘,彻底厌弃了苏妙嫣。”

否则,为何她家姑娘去了一趟世子爷所在的外书房,世子爷就消了去葫芦巷的心思呢?

苏莞丝却摇摇头,拘谨着神色道:“说这样的话还为时太早。”

云枝点点头,伺候着苏莞丝用了早膳后,便陪着她一同去了荣禧堂。

*

唐氏已听闻了丹阳县主在诗会上刁难苏莞丝一事。

薛国公与二老爷驻守边关多年,两兄弟皆为了驱除鞑靼而壮烈殉国,是以薛国公府在朝堂与民间都极有威望。

丹阳县主给苏莞丝泼脏水一事是触了唐氏的逆鳞,要知晓苏莞丝被她教养多年,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薛国公府与唐氏的脸面。

所以那日在县主府里,薛赜礼才敢对丹阳县主撂下那么难听的一番话。

“莞丝来了。”

唐氏眼下有些乌青,俨然是昨夜没睡好。

苏莞丝进屋后便要下跪向唐氏请罪,眼眶也有些红红的:“都是莞丝不好,险些便连累了薛国公府的名声。”

唐氏连忙让金嬷嬷扶起了她,只道:“你何错之有?”

“丹阳县主为人跋扈,向来看不起像你这样伶俐的女子,下回这样乌烟瘴气的诗会,还是不要去得好。”

说完,唐氏便褪下手腕里的碧玉镯子,打量了一番苏莞丝朴素的打扮,将镯子递给了她:“下回就算要出去,也要打扮得华贵一些,这世道里的人,都是先敬罗衫后敬人的。”

“是,谢舅母赏赐。”苏莞丝郑重地接过碧玉镯子,柔声向唐氏道了谢。

唐氏与苏莞丝闲话了几句,不小心又提起了丹阳县主,她便板着脸道:“丹阳县主如此跋扈,早晚都是要吃苦头的。”

话音甫落,屋外却走来个慌慌张张的婆子,那婆子进屋后瞧见苏莞丝,有些不敢张嘴。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