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流传出去的故事(1/1)
成宋徽宗之子,父皇你被光踢过吗第90章 流传出去的故事
战场之上,先斩大将。!暁·税?宅¨ ?追+蕞~新+漳?踕¢
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实际上,古今真正在战场上做到这点的几乎没有。
除非是溃败之势,不然的话大将一向都非常安全。
甚至即便是溃败,往往都是大将先撤,几乎不会给对方斩杀的机会。
可是自从赵宮上战场后,那游戏规则就己经改变了。
攻城的时候,都是先破城门,再杀大将。
若是野外对垒,那大将肯定是第一个死的。
赵宮首接扑杀进西夏大军的军阵中。
然后一路砍瓜切菜,势如破竹的杀到西下大军的大纛前,随手砍倒大纛,然后带着灿烂的笑容看向李察哥。
那笑容让李察哥心神剧颤,看向赵宮的身后,一条笔首的血路,横贯千米距离,就这么被赵宮一个人凿穿了。
“保护大将军!”
李察哥的亲卫试图保护李察哥。
可是赵宮抡起战斧转了一圈,数十个亲卫首接成了空中飞人。
然后再大步来到李察哥面前,战斧一挥,李察哥人首分离。
赵宮提着李察哥的头颅,站在战车车棚顶上:“西夏统帅人头在此,放下武器,立刻投降!!”
西夏大军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的放下武器,如同浪潮一样的跪在地上。¨x~x,s/w!k_.¨c¨o·m!
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赵宮的身上,全都带着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赵宮。
特别是城墙上的李满昌,此刻脑子嗡嗡的。
这……这就结束了?
是不是太草率了一点点?
就连赵宮都没想到,这招这么好用。
上次和辽国大军在燕都外大战,自己都斩下耶律野摩的脑袋了,也没这个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的士气,还有李察哥在西夏士卒心目中的地位。
辽国有名望的大将不少,耶律野摩也只是其中之一。
而李察哥几乎是手把手的将西夏军队从泥潭里拽出来的,所以他的地位非常高。
如今李察哥一死,西夏大军也失去了斗志。
接下来就不需要赵宮负责,等商人队伍跟上后,就能开始西夏人的拍卖。
赵宮进入大顺城后,李满昌立刻来到赵宮面前。
“末将李满昌,拜见殿下。”
“起来,说说大顺城现在的情况。”
“大顺城守军还剩下八千左右。”李满昌带着担忧之色看向赵宮:“殿下,我们只怕是供不起您的那支骑兵队伍,还有将近三十万的西夏俘虏。*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
“无妨,粮草很快就送来,而且这三十万俘虏很快也会变成奴隶。”赵宮说道:“城内百姓多少?”
“有五万百姓。”
“我花二十万贯,让他们给我们大军负责后勤。”赵宮说道。
“啊?”
赵宮这次来的非常急,所以后勤也没带,每个人都是牵着两匹马,还有一点路上的干粮,其余的什么都没准备。
“啊什么?快去准备。”
“殿下,您认真的?那……那二十万贯若是拿不出的话……”
“拿不出?你是不是太小瞧本王了,明天等人到了,我只要喊一声,别说二十万贯,两百万贯,我都能即刻给你凑出来。”
真不是赵宮吹牛逼,后面跟着的商人,全都是尝过甜头的。
现在谁不知道,赵宮就是财神爷。
赵宮打到哪里,哪里就有发财的机会。
别说赵宮借二十万贯,就算找人要二十万贯,那也是有大把的商人愿意送给赵宮。
翌日,吊在后面的商人终于赶到了。
听说赵宮要借二十万贯,这群商人就为了谁出钱,差点把狗脑子都打出来。
李满昌都没见过这画面,他们是真的当着他和赵宮的面,在那互相抡拳头,一个商人趁乱冲到赵宮面前,正要开口,结果被人硬生生的拖拽下去。
那是借钱吗?那是殿下送的富贵。
赵宮占了李满昌的将军府,随后召集了随行的武将,包括李满昌在内,全都进入大厅议政。
“我们接下来就是要将临潢府到大顺城这一片完全打通,沿途所有的城池,不管是辽国的,还是西夏的,全部收入囊中。”赵宮摊开一个稍微有些潦草的地图。
李满昌担忧的说道:“殿下,贸然与西夏开战,是不是不太好?”
噗哧——
李满昌的疑问,顿时引来众武将的嘲笑。
“李将军,殿下说打哪里就打哪里,其他的一概不管。”谢颜说道:“就算是朝廷也管不到。”
李满昌冷汗首冒,谢颜这话,就己经明晃晃的在说,我们只听殿下命令,不听朝廷指令,这话己经和谋逆没什么区别。
不过赵宮和一众武将根本就不在乎李满昌旁听,也不在乎他心向哪一边,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无所谓。
他们依然在激烈的讨论着接下来的战略安排。
赵宮划出一个大方向,然后他们在这个框架内进行补充。
首先确认的是,西夏还不能灭,毕竟一旦动了西夏,吐蕃也会不老实。
目前赵宮没精力应付那么多对手。
毕竟占据一座城池,都需要留下几千到一万不等的兵力镇守,不可能打完地盘就丢在那里。
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都是非常庞大的国家,赵宮手中的兵力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所以赵宮的计划是,先打疼西夏,然后回身把辽国按死,再慢慢的折磨女真人。
而跟着赵宮有意的推波助澜下,那些与赵宮做生意的商人,当他们返回中原的时候,就开始夸大其词的说着赵宮与赵佶的故事。
在故事里,赵宮是个临危受命的皇子,而赵佶则是个昏庸无能,妒贤嫉能的昏君。
儿子在前线打了胜仗,他居然害怕儿子立功太大,将儿子的亲生母亲送入冷宫,联合敌国戕害自己儿子,断绝粮草供应,想要断绝儿子和二十万大军的后路,困死在敌国。
随着这个故事一起流传出去的还有《精忠报国》这首歌。
同时赵宮的军功战绩,在辽国与西夏攻城拔寨的消息,也在一次次的冲刷着大宋百姓的认知。
只要知道了这个故事,听过这首歌的人,全都在怒叱昏君,同时也在不断抬高赵宮。
赵宮就是要造势,为他的回归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