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四合院:何雨柱的逆袭,从后厨到首富 > 第34章 胜券在握

第34章 胜券在握(1/1)

目录
好书推荐:

四合院:何雨柱的逆袭,从后厨到首富第34章 胜券在握

30

易中海此刻非常后悔,他们前来兴师问罪时,还以为胜券在握。¢d·a¨n_g′y`u′e`d?u`._c¢o¢m′

结果却……

要怪也只能怪农村人太能吃苦,不能怪他们笨。

李建设看到易中海服软,傻柱他们气势也减弱了不少。

他怎能错过这个教训他们的机会。

“易中海,在大家面前把‘黑饼’丢在地上是什么意思?”

“你在浪费粮食!”

“从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反对浪费粮食。你身为大院的大爷,居然公开糟蹋粮食。”

“你是对政策不满,还是对国家不满?”

早些年刚经历困难时期,国家资源依旧紧张,形势严峻时却有人倒行逆施。易中海听着这些话,脸色愈发惨白。

“李建设,你莫要血口喷人。”易中海察觉周围人的目光带着异样,心中更添不安。

即便城里的生活相对农村稍好,但勤俭节约的道理始终不能丢。每次用餐,他都确保盘中的每一粒米都被吃尽,哪怕舔舐干净也不放过。

如今李建设借着势头压迫他,让他倍感压力。

因为那所谓的“黑饼”也被算作粮食,他在众人面前将其丢弃在地上,若是消息传出,对他影响极坏。若再扩大一些,甚至可能连大爷的位置都不保,这绝非易中海能承受之事。

“你说我是冤枉你?难道大家都看不见吗?”李建设毫不留情地质问。

“李建设,你适可而止吧。”

聋老太太见易中海处境不佳,急忙站出为其辩解。

李建设对此充耳不闻,只当她的言辞如同空气般无足轻重。

“易中海。”

“你在家浪费粮食我或许管不着,但当众如此行事,这么多孩子看着呢,他们若学坏,你能负起这个责任吗?”

“你可知,当前仍有众多百姓食不果腹,你丢掉的‘黑饼’足够救下一条性命。”

李建设眉头紧锁。

易中海第一个站出来反驳,他就必须让其当众出丑。

“只要你将扔掉的‘黑饼’捡起来吃了,之前的事便一笔勾销。

“不然,我会向居委会反映。易中海心怀不轨,企图抹黑农民为城市工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你分明是在公开宣扬浪费,糟蹋农民省下来供给工人的粮食!”

“我没有!”易中海惊恐万分,声音也变得扭曲。

“这东西难道不是你丢的吗?”李建设冷眼看着地上的黑饼质问道。

“李建设,你莫要太过分了,我劝你给人留条活路。”

傻柱在一旁插话,他认为李建设有些小题大做。-q+s\b!r,e¢a¨d,.¢c/o+m·

他们食堂的潲水桶每天都有不少领导浪费的剩饭剩菜,李建设不过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欺人太甚。

“你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是不是想比试?来啊,我让你一只手,保准打得你连自己是谁都想不起来。”

傻柱缩了缩脖子,不敢上前。他确实不是对手。

不知李建设是怎么练的,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秦姐,你真是忘恩负义。”

“我本意是帮忙,却没想到反而惹来了麻烦。”

“以后别来我家要吃的了,就算是有,我家自己都不够吃,即便够吃,也不会给你。”

秦淮茹咬了咬牙,沉默不语。

李建设究竟是什么人物,为什么每次冲突,受伤的都是她们?

太过分了!

“易中海,你难道不吃吗?”

易中海气得发抖,恨不得转身就走。

可是现在报纸上宣传反对浪费,李建设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这样的政策面前,谁敢硬来?

只是随便扔块‘黑饼’,李建设就能把这件事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

要是李建设真的闹起来,告他浪费粮食,或者嫌弃农民吃的‘黑饼’像猪食狗粮,后果不堪设想。

易中海害怕了。

这不仅关系到他是否能保住大院里‘一大爷’的地位,更关乎阶级立场的问题,一旦传出去,他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偏偏李建设敢抱着遗像和勋章,如此嚣张!

“李建设,站住!”

易中海一咬牙,弯腰捡起地上的‘黑饼’。周围围观的住户纷纷惊呼,所有人都觉得李建设太厉害了。

“一大爷,你……”

傻柱想劝说几句。

聋老太太擦了擦眼泪,心里憋屈极了,怎么大院的‘一大爷’被李建设逼成这样?

刘海中的脸肉颤了颤,庆幸自己没扔。

他已经够丢脸的了,再被李建设当众逼着吃下去,恐怕会当场吐血。

秦淮茹欲言又止。

李建设的口才太厉害了。

李建设注视着眼前的人,“这些粮食,我一分没浪费。”

易中海脸色难堪,勉强把几块乌黑的饼子塞进嘴里。在这个年代,地上的食物捡起来继续吃是很平常的事,不算丢脸。但被李建设逼着吃,又不能拒绝,实在让他感到无比羞辱。

他咬牙切齿地咀嚼着那难以下咽的食物,目光中满是怨恨。这味道苦得让他几乎落泪。*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赶紧回屋倒碗加糖的水!”聋老太太催促易大妈。

“完了,家里没有糖了。”易大妈无奈地说。

“我去我家取些过来。”傻柱瞪了李建设一眼后,转身去帮忙准备糖水。

其他邻居如贾张氏、秦淮茹等人见状也不再闹腾,知道自家头领都败下阵来,自己更不该多事。以往都觉得一大爷厉害,总爱用大道理压制别人,谁都不敢反驳。没想到来了个李建设,动不动就搬出政策施压,连一贯强硬的易中海都被治得服服帖帖。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平时欺软怕硬罢了,可绝不敢挑战国家权威。

“水,快点!”易中海接过糖水一饮而尽。

“李建设,行了吧?”

易中海胃里翻腾,嘴里苦涩难耐。他忍不住抱怨,李建设和秦京茹果然像典型的农村人,能吃苦耐劳。

“易中海,你还有完没完?”李建设冷声问道。

这时秦淮茹按捺不住了。她没能从李建设那里捞到好处,这个亏空总得有人弥补才行。

"大爷,我们家现在实在是揭不开锅了,连晚饭都没得吃。您看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我真的没办法了。"

秦淮茹带着恳切的眼神,向易中海请求帮助。

"这..."

易中海有些迟疑。

人群里,贾张氏见从李建设那里得不到好处,先前自己和棒梗分食了一个馒头后仍感到饥饿。她心中一横,猛地抓住当当和槐花的屁股,像老虎钳一样用力拧了一下。

随即,传来当当和槐花凄厉的哭喊声,接着是贾张氏的哀号:"可怜啊,我们家男人走得早,全靠秦淮茹一个人,怎么养得起我们五口人呢?"

贾张氏的抱怨让人头疼不已。然而,当当和槐花的哭声却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立刻有人表示:"我家还有个窝头,可以拿出来。"

"我家有一个窝头。"

"我家有一碗稀粥。"

"我家有三只鸡。"

李建设听到这里笑了起来。

娄晓娥本想拿出三个鸡蛋,却被许大茂阻止,改为三个窝头。最终,在易中海的坚持下,许大茂不得不交出了三个窝头和三个鸡蛋。

许大茂脸上写满无奈,但又无可奈何。

秦淮茹算了算,这些粮食足够她们家吃上几天了,但她觉得还不够。

于是,秦淮茹继续装出可怜的模样:"大爷,这些还是不够啊,棒梗的学费也欠了好几个月了。"

一位老大爷皱起眉头,想起之前在李建设那里的小挫败,在许大茂面前找回了点面子。他思索片刻后说道:"大家都清楚贾家的情况。老家那边,东旭也不在,就剩下秦淮茹一个女人,还要照顾三个孩子和一个老人,确实不容易。"

“贾家实在撑不下去了,不然也不会找李建设帮忙。我有个主意,像往年一样,建议大家给贾家捐款。二叔、三叔,你们觉得怎么样?”

阎埠贵听了这话,心里直叫苦。自家日子都不宽裕,但易中海已经开口了,他作为长辈,也不好反对。

阎埠贵沉默不语,把目光转向刘海中。

刘海中沉思片刻后说道:“秦淮茹家有难处,我同意捐款。毕竟穷归穷,也不能亏待孩子的学业。”他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大儿子刘光齐,每次提起都满脸骄傲,“看看我家老大,大学毕业就进了国家单位。”

最后,刘海中冷眼看向李建设,“不像有些人,毫无同情心。”

李建设笑着回应:“刘海中,我听老辈人说过一句话很在理——父母不慈,子女不孝。”

“听说你家老大毕业后就离家远去,你把家里大部分积蓄都花在他身上,可他逢年过节都不回来探望你们,对吧?”

“你血口喷人!”

“我血口喷人?你为什么这么激动?”

“老大在外地国家机关工作,平时忙得抽不开身,你不该挑拨我们的父子关系!”

李建设哈哈一笑,“父子关系?你家老大三年没回家了。那咱们就说说刘光福、刘光天吧。”

人群中,刘光福和刘光天听得一愣。

“你总是打他们,对他们也很严厉。等他们将来独立自主了,怕是连招呼都不会跟你打。”李建设笑着说道。

“胡言乱语!”

刘大妈忍不住插嘴,“我们大儿子就是这么管教的,现在成了我们大院唯一的大学生。不严格要求,能有今天吗?”

“哦,所以一毕业就走得远远的,三年没回家。”

“大家评评理。”

刘海中见两个儿子傻站着,一脚一个踢醒他们。

刘光福和刘光天立刻表态支持刘海中的教育方式,“时间会证明一切。”

李建设微微一笑,对刘海中的态度毫不理会。

按照原剧情,娄晓娥经营的饭店为傻柱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养老院。傻柱通过养老院供养着刘海中一家。

老二和老三还指望着傻柱的帮助,礼物都已备好。只是逢年过节时,他们才会回来对刘海中夫妇表面尽孝。

至于老大呢?

自从刘海中帮忙调动工作回到四九城后,无论刘海中是发达了、落魄了,还是生病无钱医治,他都不闻不问,没有任何往来。

将父母当作这样的人,

实在令人唏嘘。

等到明年大运动开始,

刘光天、刘光福一个进入革委会,另一个成为红小将,立刻与刘海中反目。声称如果刘海中敢反抗,就斗争他。

刘海中也不示弱,靠阿谀奉承进入了革委会。

成为革委会成员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痛打老二和老三。

“少啰嗦,你是大院的一员,也得捐款。”

刘海中不满地说:

“捐款?是强制的吗?”

易中海心中一紧,意识到李建设又要设局了。他急忙说道:“这完全是自愿的,捐多捐少都是心意。”

李建设看着一脸得意的秦淮茹,笑着回应:“行,我参加。”

“毕竟两家是亲戚嘛。”

易中正急需一场全员会议来重振威信。都怪那个可恶的李建设,这些日子让他颜面尽失。

“三大爷,您怎么看?”

阎埠贵虽然心疼,但见易中海和刘海中都同意了,自己也不好反对。

否则会更加丢脸。

阎埠贵只能勉强点头。

“好,现在大家都去中院吧。我们要召开全员大会。”

大院的住户们情绪不高。

但在三位大爷的强逼下,每个人都不得不到场。

秦淮茹和贾张氏脸上挂着喜悦。

每次捐款,她们家至少能赚二三十块。有了这笔钱,就能在“**”买粮票,换粮食。

“李建设,你不是挺能耐的吗?刚才怎么不捣乱了?”

李建设被阎埠贵的话逗乐了。

“三大爷,您自己不愿意掏钱,您不说,让我来说不行吗?”

“我和秦淮茹是亲戚,应该帮衬一下。”

亲戚?

亲戚竟然送来“黑饼”?

阎埠贵一脸无奈,被李建设的话惊到。

“你小子,有这么好心?”

“废话,秦淮茹可是秦京茹的表姐,虽然她对我们有些过分,但该帮还得帮。”

阎埠贵一脸无语地回家取钱。

“哥,真的要捐钱?”

李建设摸了摸秦京茹的脑袋,说道:

“帮人不一定非得捐钱吧?古人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捐钱是最次的选择,我要让秦淮茹家的日子好起来。”

“不然,怎么对得起她们一家登门求助呢。”

秦京茹开心地笑了,

“哥,你好狡猾哦~”

“哦?”

“不过我很喜欢,嘻嘻嘻~”

李建设一边和秦京茹聊天,一边查看奖励。刚才教训了易中海等人,现在又有奖励!

总共有x份奖励。

批评秦淮茹和贾张氏忘恩负义。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