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让你考科举,你拿手机抄出个状元 > 第64章 来自金主的关怀

第64章 来自金主的关怀(1/1)

目录
好书推荐:

让你考科举,你拿手机抄出个状元第64章 来自金主的关怀

章惇敢挖坑,非得给他挖个更大的。·8*1*y.u.e`s+h~u¢.\c?o,m-

《易经》,确实是欧阳修预备的几套考题之一。

其实,正如赵睿所想。

提前拿到“内部消息”的考生,也傻眼了。

为什么不是欧阳大学士在相国寺讲的内容?

如今,赵睿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方向。

正月初六考诗赋,十八号考论,二月初三考策,十三号再考经义。

只要在二月十三考经义前,跟欧阳修“不经意”引导几句。

呵呵……

你们慢慢准备易经吧。

同时,这次跟几个人的谈话,让赵睿猛然醒悟,自己之前理解偏了。

科举,没有那么简单。

甚至,他对科举考试的内容,闹了个大乌龙。

人家考诗赋,是诗也要考,赋也要作。

而且,全都是指定题目。

所谓策论,其实是第二场的论。

策要单独考,而且是五道题目。

考生需要结合时事,提出五条可行性建议。

最后的经义也分两块,一块是填空,一块是笔答解释。

越听,赵睿后脖颈子越冒凉气,一层细密的冷汗不知不觉冒了出来。

就准备好了第二场的“论”,敢来闯千年龙虎榜?

他再次埋怨起来。

老包说,有可能我是前太子赵祐儿子,不中状元,小命难保。

韩志刚说,不当官不给牛头山资源。_墈·书¨屋`晓,说?枉· ,已?发*布¨醉,薪¨蟑′劫-

冷妈说,让我当官,振兴华夏。

天地良心,我是个冒牌货啊!

手机里资料是有限的。

题目都不知道,上哪儿找答案去?

赵睿啊赵睿,哥们儿,好歹留点儿记忆给我啊。

你大爷的!

你倒是痛快解脱了,留我在这儿受罪.

现在就算装肚子疼。

估计老包都能把我绑到考场上。

看来,参加这科举,是彻底没跑了。

真是日了狗了!

你们要玩死我!

唉,他扭头,看向苏胖子兄弟俩,长叹一口气。

等想办法搞到题目。

大哥、三弟,你们都是学霸,只有抄你们了。

满打满算还有八天,得想办法搞定欧阳修这个糟老头。

还好最近啃了一段时间《易经》,虽然云里雾里,但也摸到点门道。

就着自己稍微明白的地方,装模作样跟他们讨论起来。

最后,结合苏轼苏辙和曾巩对欧阳修的了解,给出了几个可能的命题方向。

“额,咱们琢磨出来的这些题目,纯属瞎蒙。万一真押中了,可不算作弊啊。”

赵睿总结了一句。

实在没心思折腾了。

昨晚大伙儿一夜未睡,吃了烤全羊,回到汴河捞。

“明利叔,通知韩叔印一批易经。”

吩咐完刘明利。赵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x,s,a+n?y*e?w?u`._c¢o\m*

巧了,还有一位爷也失眠了。

赵祯。

送了“皇儿”礼物,不亲眼看看他乐呵不乐呵,这觉怎么睡得踏实?

躺在屋顶,吹着寒风,赵睿遥望着星空。

“逸之,你小子干嘛呢?大半夜的,在房顶上不怕掉下来?”

赵睿探头一瞧,嘿,“便宜叔叔”怎么来了?

这可是金主爸爸,怠慢不得。

麻溜儿翻身下地,跳到走廊,三步并作两步跑下去。

这一连串动作,给赵祯看得心惊肉跳,首伸胳膊。

“你这孩子,怎么大了怎么还这么皮。”

赵祯又是给赵睿拍灰,又是数落。

“哈哈,叔父别担心,我从小就皮实,经常这么玩。”

赵祯愣了一下,笑出声。

“也是,你娘性子就野,她教出来的儿子,指定差不了。不过以后可不能再这么冒险了。”

赵睿挠了挠头,傻笑。

这位金主爸爸,对他那是真没话说。

送了自己两栋房产,怎么也得好好舔舔。

赶紧把赵祯让进书房,点了个火盆。

赵祯眉眼含笑,看着赵睿忙前忙后。

“好了,好了,坐下说会儿话。”

赵睿立刻变身乖宝宝,眨巴着大眼睛,乖乖坐在赵祯对面。

这个……金主爸爸送了这么大礼,从礼貌上来说,应该……至少的知道人家姓甚名谁,做什么的吧。

改日上门送点礼,礼尚往来嘛。

“叔父,谢谢您送我的宅子。那个……侄儿能问问您的名讳吗?”

“呵呵,我叫赵受益。”

赵祯笑着说出当年在八贤王府用的名字。

赵受益?

找兽医?!

尼玛,这名字取的好!

“哦,”

他点点头,继续套近乎。

“叔父,侄儿想春节的时候,去您府上给您和叔母拜个年。”

赵祯笑容更甚。

跟“皇儿”一起过年,想想就美滋滋。

顺口报了任守忠私宅的地址。

聊了一会儿家常,赵祯这才问道。

“大冷天的,你在房顶上鼓捣啥呢?”

“哎,叔父,还有几天就科举了,我心里有点儿慌。”

赵祯纳闷了。

能吟出“逸之西句”、随口就来“明月几时有”的才子,居然会怕科举?

“你的文采斐然,科举对你来说,轻而易举。怎会担忧?”

赵睿摆出一副“你不是我,你不懂我的苦”的表情。

“或许是希望太大,心中总是忐忑。怕辜负大家的期望。”

他站起来,拎起火盆上烧水的铜壶,给赵祯倒茶。

“您听说过西姜村吗?”

赵祯点点头,西姜村任守忠刚去过。

凌清儿的身份,他己经确认了。

正是赵睿口中的冷清秋。

这丫头,玩了一手灯下黑。

就躲在开封府眼皮子底下,还当上了小地主。

通过任守忠的调查,赵祯几乎可以断定,赵睿十有八九,就是他的种。

“西姜村是我娘的心血,她老人家希望我将来把村里的模式发扬出去。为了大宋,为了华夏。”

赵祯看着赵睿侃侃而谈,心中感叹万分。

凌清儿的想法,他懂,他自认为比赵睿还懂。

要不是理念出现了冲突,要不是当初……

赵睿何至于流落民间多年。

……

“我是娘的儿子,为了她的遗志,我必须得参加科举,不容有失。”

赵睿故意拿冷妈说事儿。

因为,他己经确定,对面这个男人,贪图的不是他的屁股。

为什么对他好,一定是因为冷妈的缘故。

用一个死无对证的人,来拉近与金主爸爸之间的关系。

说不定,万一失败了,他还能当自己的靠山之一。

“恩师包拯说,我乃百年难遇的神童,如果科举只是中了个进士。让我恩师,挚友,还有在天上看着我的娘,情何以堪。”

赵祯听痴了。

“皇儿”如此有孝心。

他真的很想告诉他。

既然烦恼,就别考了。

跟朕回家吧。

但,现在不能说。

名不正言不顺,如何回家。

科举,不过是为朕选才。

朕看上谁了,谁就是状元!

“科举之事,叔父或许可以帮你。”

赵睿猛回头,差点扭了脖子。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找兽医,声音扭曲的问道。

“叔父,你能帮我?”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