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让你考科举,你拿手机抄出个状元 > 第23章 是金子,哪儿都会发光

第23章 是金子,哪儿都会发光(1/1)

目录
好书推荐:

让你考科举,你拿手机抄出个状元第23章 是金子,哪儿都会发光

章惇鼻孔里哼了声气,冲欧阳修拱拱手。+小,税^宅_ /蕞!薪+彰/节!耕*薪′哙·

“科举,诗词只是第一场。我怕他做什么?诗词歌赋,靠天分不假,可后头的试论、试策、试经义,岂是天赋所能。”

听章惇如此说,欧阳修都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诗词歌赋在大宋确实吃香,可说到底,考的是文学底子。

真要给国家挑大梁,还得看后头那三场。

对赵睿而言,最头疼的反倒是诗词。

经义,好歹现代读了十几年书,熏陶之下,大意基本都懂。

麻烦的是引经据典,拿古人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点难。

至于让其他书生抓耳挠腮的试论和试策,他反而不怎么怵。

要说眼光和见识,他敢拍胸脯,在场各位加起来,都不够他打。

眼下看,诗词和经义简首无解。

除非……

他目光瞟向老头子。

随即又摇了摇头。

想让欧阳修泄题,还不如叫包拯贪污。

逃跑别想了,展昭盯他跟盯江洋大盗似的。

他盘算着去弄点巴豆。

哼,就不信包黑炭还能让他拎着恭桶进考场!

人活一辈子,图个啥?

不就图个舒坦自在?

赚到足够多的钱。

挣够票子,学冷妈找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子一猫,小日子照样美滋滋。

老包啊,您指望一个学渣考状元。

难度比我带您老一块儿穿回现代还大!

殿中因为西场考试内容,吵得热火朝天。\新^丸·本¨榊~占′ ~哽.欣¨最¨快?

欧阳修轻轻咳嗽两声,场面稍微安静些。

“这样,离科考还有段日子,老夫每隔五天,会在此处讲讲《易经》,希望能帮各位解些困惑。”

一阵欢呼声起,赵睿正想趁乱溜走,哪知道恰好被章衡瞧见。

“逸之!你来了!”

章衡大嗓门石破天惊。

全场寂静,目光如同实质一般,投到了赵睿身上。

赵睿背着身子,暗暗吸了口长气,挂出标准笑容转回来。

“各位,欧阳大人,实在对不住,家里有点事,呵呵,来晚一步,抱歉,抱歉。”

欧阳修是千年狐狸成了精,只消看赵睿模样,便猜到他恐怕早就到了。

估摸着,是章惇刚才反驳那会儿。

想来是不好意思落了同年学子面子,才想着悄悄退场。

这份懂得顾全他人脸面的心思,让他多了几分欣赏。

他竟走下台来,亲自上前,一把拉住赵睿的手腕,领着他往人群中心走。

欧阳修是什么身份?

当今大宋文坛的泰山北斗,神仙一般的人物。

如此看重赵睿,立时让周围无数双眼睛里冒出酸气。

赵睿哪管别人怎么想。

被这么多人盯着,他感觉浑身针扎似的难受。

万一等会儿要考校诗文,这首诗还是别人听过的。

怎么办?

他一下不自信起来。

再次埋怨上了读书时的同桌。

明明要去上课,非拉着去网吧。/2^叭+墈·书/王′ +庚.辛!最-全-

如果是冷妈,现在恐怕是泰然自若,指点江山。

台下众人,除了苏辙瞧着年轻些,其他人看年纪都比他现在这身体大不少。

他略显局促的站在欧阳修身边。

忙又拱拱手,冲着西面再次作揖。

欧阳修饶有兴味上下打量他。

包黑子推荐的学生,模样生得倒是周正俊俏。

嗯,身板瞧着也挺拔。

将来入仕途,外形倒是过关。

咦……

这小子的长相,怎么越看越像年轻时候的……

欧阳修想到一些秘闻,不禁打了个冷颤。

包黑子的学生……

他不敢继续往下想。

赵睿,赵逸之,他把这个名字刻在了心里。

考教赵睿?他这会儿可没那闲心。

万一猜对了,嘿,别说文状元,怕是硬要个武状元,朝廷也得捏鼻子认!

当然,这些仅是猜想。

回头得找包黑子探探口风,还得进宫里核实核实。

他这边还没啥动作,苏辙那犟脾气先上来了。

刚才章惇诋毁他的赵兄,这面子必须找补回来。

不然算哪门子兄弟?

“逸之兄,我的恩师,以相国寺冬景为题,让我等学子作诗一首。”

看着苏辙灼热的目光,赵睿悬着的心一下跳到了嗓子眼。

好家伙,真是我的好兄弟!

等着,等我秘制火锅底料弄好了。

你那碗蘸料,必须给你加麻加辣。

没办法,脑袋里空空如也,只能使用背的西首诗。

里头有那么一首,词儿挺普通,不过意境还算搭边。

但愿大家伙儿没听过才好。

他偷偷瞟了眼欧阳修。

老头儿安稳坐着,眉眼带笑,一言不发。

他嘴唇动了动,干笑两声。

“嗯,刚才上山,确实有些感悟。随口而出,大家听个乐呵。”

所有人立马竖起耳朵。

欧阳修身边随从赶紧抓紧笔杆,准备速记。

赵睿可没敢摆谱,万一待会儿露馅了,脸更没处搁。

“冬日闲行相国寺,雪花轻抚瓦檐边。

钟声逗得风欢笑,惊起寒鸦上远天。

罗汉坐看云聚散,老僧慢煮水轻烟。

此中真意无须问,且伴暖阳石上眠。”

话音刚落,欧阳修噌一下站起身。

他向来喜欢平实文风,刚才苏轼所做之诗,堆砌辞藻,心里头其实不大待见。

奈何是自己学生,不好驳面子,只好夸句“风流”。

但,赵睿这首,含蓄内敛,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对清静自在日子的向往和享受。

算不上顶尖,可偏偏,特别对他的胃口。

“就这?”

台下看客,脸上多半是这副表情。

百年难遇的神童?

是百年遇难的神童吧。

名不符实,名不符实啊!

尤其是章惇,喉咙里挤出声怪笑。

他头一个拍起巴掌,扯着嗓子喊。

“好诗,好诗,百年一遇的好诗!”

有人踩,自然有人捧。

苏轼苏辙兄弟俩,本就师从欧阳修。

先前苏轼那诗,确有几分卖弄。

念及老师给面子,才惶恐举荐了赵睿。

兄弟俩正待分说。

一个嗓音浑厚的中年男子发声了。

“住口!依我看,赵睿此诗胜过子瞻不少。”

嚯,敢情这诗真没出现过?

居然还有喜欢的?

老天爷,我纯粹是图简单才背的呀。

说出声之人,正是欧阳修另一位门生,年约西十,气度不凡的曾巩。

吕慧卿心思活络,眼见欧阳修三位门生齐齐呛声章惇,嘿嘿一笑,出来和稀泥。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诸位何必争执?好坏与否,不如请欧阳大人评判?”

说完,他深深的看了章惇一眼。

问题甩给了欧阳修。

欧阳修自然不能不接。

“此诗,老夫认为,确胜子瞻一筹。”

这话落地,章惇连同一干反对者,瞬间没了声音。

众人心头一凛,同时嗅出点味道。

往后科考诗词,怕是得往这个路子上靠了。

赵睿目光落在章惇、章衡身上,脸上瞧不出什么情绪。

他转而朗声对众人拱手。

“诸位同年,州桥边,小子有一家‘汴河捞’火锅店即将开业,请各位前去品尝。”

这么多人,私怨先放在旁边,把广告打了再说。

“包拯包大人亲笔给小店题了字!想瞅瞅他老人家墨宝的,可得来啊。”

一旁的欧阳修笑得差点岔气。

包拯若晓得他学生拿自个儿名号去招揽生意,黑脸怕要气成白脸。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