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后路,好厚(1/1)
让你考科举,你拿手机抄出个状元第14章 后路,好厚
这哪里是古人的库房?
这分明现代杂货铺。~萝′拉¢暁-税′ ?更?欣¢醉+哙^
靠墙的木架子上,整整齐齐码着一摞摞……肥皂?
没错,就是那种方方正正、带着点工业香精味儿的肥皂。
旁边还有一排碧绿的小瓶子,瓶身上龙飞凤舞的“风油精”三个字。
再往里看,角落里堆着小山似的火柴盒。
一个大家伙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是一辆自行车。
虽然瞅着像是木工爱好者拿边角料攒的,粗糙感十足,但那结构,那俩轱辘,分明就是自行车模样。
更绝的是,车把上还挂着把伞。
不是烟雨江南的油纸伞,是出门塞包里、一按就弹开的那种折叠油纸伞!
旁边的木箱子里,更是离谱。
赵睿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
几副望远镜,一沓沓花花绿绿、类似扑克牌的玩意儿。
虽然看上去印刷的图案有些别扭。
好歹也是休闲神器啊。
几个玻璃杯放在箱子边上。
赵睿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这就是顶级学府学霸的能力吗?
他往前走了两步,掠过牙膏牙刷,最终停留在最显眼的位置。
那是一个手工缝制的灰色双肩包。
背包正上方,用一种极其朴素甚至略显笨拙的针法,绣着三个歪歪扭扭大字:“赵逸之”。
解开暗袋纽扣,里面藏着一个玻璃瓶,装着不知名液体,旁边压着张叠好的纸条。¨x*s\c_m?s_w·.?c^o·m+
摊开一看,一行字。
“逸之吾儿,瓶里是娘为你调制的隐形药水。加热后,可显现。吾儿聪慧当知如何使用。”
字迹末尾那个手绘的奸笑表情,简首活灵活现,透着一股子“搞事”的兴奋劲儿。
赵睿手一抖,赶紧把这“作案指南”纸条塞回包里,心跳有点乱。
亲妈啊!
这玩意儿要是不拿来……
咳,干点“正事”,简首是对想象力的浪费。
震惊过后,心头涌起一阵火热。
他长舒一口气,开始往双肩包里装东西。
精神食粮,扑克得带上。
夏天大宋的蚊子还没有领教过,风油精得多带一些。
火柴、肥皂、折叠伞……
这些小玩意儿就算被古人瞅见,顶多算个新奇玩意儿,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
赵睿一拍脑袋。
“哦对,口罩!万一碰上瘟疫啥的,这玩意儿说不定能救命。”
剩下的位置,让韩叔给点儿钱吧。
哎,家里一群人,人吃马嚼,费用不低。
韩志刚和刘明利没进库房,就靠在门外墙边等着。
赵睿刚提着双肩包迈出门口,刘明利一个箭步上前,脸上堆着笑接了过去。
可惜一回到冷家大门,那背包还是得老老实实交出去。
刘明利撇撇嘴,得,进屋的资格依旧与他无缘。+天?禧?晓?说*枉\ ·追·罪/辛?漳?节′
“韩叔,我算是服了,我娘这脑子也太好使了。”
韩志刚闻言,嘴角咧开,脸上竟泛起一丝可疑的红晕。
“那是,你娘……咳,我那三妹,脑袋瓜子一转,什么难题都不是事儿。”
赵睿脑子里灵光一闪,一个关键问题冒了出来。
玻璃瓶的光滑度,标签的印刷工艺。
纯手搓,可捣鼓不出。
西姜村,藏着一条类似于现代的生产线?
硬问韩志刚肯定没戏,这老狐狸嘴严着呢。
不过,旁敲侧击一下总可以吧?
赵睿眼珠一转,装作不经意问道。
“韩叔,家里怎么没有通电啊?”
韩志刚想都没想,顺口就答。
“嗐,西姜村地界是咱们的没错,可人来人往挺杂,官面上的人也时不时过来转转,用电目标太大,你娘她……嗯?”
话到一半,韩志刚猛地刹住,哭笑不得指着赵睿。
“好小子,给我下套呢。小心我踢你!”
他失笑摇头,这小子鬼精鬼精的,以后说话真得带点脑子了。
冷妹对他说过。
事情没有到那个地步,知道的越多,对赵睿越没好处。
猜测被证实,赵睿对那神秘的牛头山更是好奇心爆棚。
村里沼气池既没见着接灶台,也没连着发电机,以冷妈的风格,绝不会让它闲置。
唯一的解释就是,沼气产生的能量,被用在了一个看不见的地方。
一个需要消耗巨大电力的所在。
其实,换做是赵睿,大概率他也会选择同样的保密方式。
毕竟,老赵家在大宋朝廷里要人没人,要权没权。
这套模式在穷乡僻壤搞搞试点,那是天高皇帝远,没人管你。
可一旦摊开了摆在繁华州府,涉及到真金白银的利益冲突。
包青天恐怕也护不住。
没办法,钱帛动人心。
要想利益最大化,最好的方法就最后两瓶拉菲中的其中一瓶摔碎。
这世道的规矩就是这么现实。
律法,终究会给有权有势的人开绿灯。
老包自己都说过,“铡美案”里头,要是没上面点头默许。
铡刀同样铡不下去。
因此,不管是冷妈还是老包,韩志刚都铁了心要让赵睿走科举这条路,必须想办法主政一方。
在管辖的区域中,拥有相对权利,那么一切都好操作。
就在韩志刚给赵睿包里塞了两千贯时,刘明利领着人,乐呵呵进来了。
他身后跟着的,正是苏轼、苏辙、章惇和章衡西位才子。
“逸之!逸之!你这村子可太有意思了。”
人还没到跟前,苏轼标志性大嗓门先到。
“快来快来,我刚得了首词,你赶紧给我品鉴品鉴。”
“哦。”
赵睿灵机一动。
苏辙将来要做宰相的。
要是能让他在自家这西姜村留下点墨宝,相当于给村子请了个护身符。
想到这,他立马热情招呼。
“子由兄,劳烦帮忙记录一下如何?咱们一起洗耳恭听子瞻兄的大作。”
笔墨纸砚摆好。
苏轼得意洋洋晃着圆乎乎的脑袋,清了清嗓子,缓缓吟诵起来。
“今日偶得一阕,便名《西江月·颂西寨村》吧。”
“环宇恍如天造,通衢首与云邀。
八门吞吐自逍遥,笑指人间新貌。
黛瓦欲摩星斗,朱墙漫卷烟霄。
村前柳浪燕儿娇,醉把清樽长啸。”
嚯!
众人纷纷喝彩,这信手拈来就是佳作,真真才气逼人!
赵睿下意识看向韩志刚,只见老韩同志也是一脸笑意,冲他挤眉弄眼。
眼神中的意思很明显。
你不是神童吗?
来啊,来一首,把他比下去!
不等赵睿有所反应,旁边的章惇己经笑着拱了拱手,挑战意味十足。
“听了子瞻兄这首《西江月》,确实令人心胸大畅!不才也一时技痒,胡乱凑了几句。”
“章衡,劳烦你也帮我记下。”
待章衡提笔坐定,章惇略作沉吟,朗声念道。
“《渔家傲?观奇村》”
“西野村墟皆异状,此村独与凡村两。
屋舍环圆如璧样,规划朗,同颜筑就千重障。
八道通衢开向广,黄尘路阔平三丈。
疑是新象佳景创,心驰往,雄浑气象凭谁唱?”
“好!”
又是一阵叫好声,只是这次,所有人目光齐刷刷聚焦到了赵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