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封神:长生有劫?杀生转劫! > 第452章 屠龙

第452章 屠龙(1/1)

目录
好书推荐:

封神:长生有劫?杀生转劫!第452章 屠龙

大秦加快了吞并六国的步伐。

首先倒下的,是施展“疲秦”之策的韩国。

郑国渠非但没有耗费秦国世代积攒的家底,反而串联起关中水脉,灌溉出大片沃土。

这使得秦国国势愈发雄厚,炼化山川化阵的过程也更加顺遂。

嬴政夺回大权,在李斯等英才辅佐下,定下远交近攻之策,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

终于,新郑告破,七雄亡其一。

余下的五个国家,在强大到极致的秦国面前,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

尤其是与韩国同根同源,同为从晋国分裂出的赵、魏二国,深刻体会到唇亡齿寒的滋味。

自然,永远有不识时务的,逆着潮流而行的顽固者。

这样的人,成功了便是英雄,失败了,也会名垂青史。

各国的肉食者们都很清楚,靠打仗很难战胜那条凶狠威猛的黑龙。

赵国,经历长平之战的惨败,国势大损,后来邯郸被困,幸有魏信陵君窃符来救,方才保住国本。

奈何庸碌者甚众,似魏无忌那般的明白人只会被迫害,如今的赵国和魏国嘛,绝无抗衡大秦之力。

于是,庙堂碌碌,江湖救急。

赵国侠士长空,炼就武道三境,凭借一杆银枪,匹敌千军,竟孤身闯入秦宫。

叮、叮、叮……

禁军从城内四处汇聚,将刺客堵在两道宫门之间,长戈长矛朝前挥舞、刺探,却被枪尖挑断。

大秦尚玄,就连铠甲兵刃都是黑色,在那暗沉砖瓦映衬下,更显肃杀。

长空仿佛不知疲倦,寒芒星射,在那墨色洪流中凿出一道口子,径直朝嬴政寝宫方向掠去。

“偌大咸阳宫,莫非无人能胜过那小小刺客吗?”

秦宫一角,少年炼气士爬上屋顶,望着长空旺盛到灼目的气血,惊讶地问道。

“若是寻常武夫,哪怕蒙恬将军那样的名将,身处战阵之内,亦有力竭之时。

今日的刺客却不然,那是武道三境存在,亘古少有的奇才,加之身具武运,散仙都要避其锋芒。

小徐福啊,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白衣青年摸了摸便宜徒孙的脑袋,笑着说道。

这二人,分别是铁打的司天监监正余箓(杨任),以及便宜徒弟吉立收的徒弟徐福。

当时,吉立出宫寻到那个孤儿时,福至心灵般起了个名字。

其师余箓,谐音余禄。

经历两代,余前面加了个双人,便成了徐字,禄有了,老师和自己都与天同寿,只缺个福。

故而,便给那孩子起名叫徐福。

不久前,李斯在七国文字的基础上,兼容并包,创出了小篆雏形,新的“徐”字,恰在其列。

这或许是命中注定,寿于余箓、吉立而言,已非稀罕事物,在无数凡俗生灵,尤其是帝王将相眼中,却是梦寐以求。

“如此,形势危在旦夕,师祖还不出手吗?”

徐福看着那骤然溃散的阵势,仰起头来问道。

“贫道与王上有言在先,只管天上,不理人间。”

余箓摇了摇头,拎着徒孙丢下屋檐。

禁军节节溃败,长空气势如虹。

终于的终于,长空攥紧枪杆,来到嬴政寝宫前,仰望着道道石阶,一枪挑飞身前的禁军,猛地蹬地,凿入宫殿。

轰。

宫门破碎。

长空环顾四周,却见帷幕层层,轻薄透亮,随风而动,又有油灯盏盏,时明时暗。

依稀间,瞧见一道笔直挺拔的影子,就在重重遮掩之后,安坐榻上。

长空的枪动了。

于是帘幕崩开,散作丝缕。

白芒笔直,斩灭灯火。

长空看见了那个男人,那个无数六国人想要杀死的男人。

这是他的寝宫,看见他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

他似乎并没有惊慌之意。

莫非是误判了形势,以为刺客构不成威胁,为了维护秦国的尊严,强撑着坐在那儿?

长空疑惑,却瞧见那个男人的眼神。

那是怎样的眼神呢?

大概,夸父追逐太阳的时候,也就是那样的坚定吧。

长空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更加疑惑了。

不过,一个真正刺客的杀心,却是无法撼动的。

长空手中的枪,依旧笔直。

“你不懂。”

嬴政叹了口气,轻拍床榻,长剑似水,化光绕指。

挥剑。

于是枪断,人亡。

长空死的那一刻,更加疑惑了。

这是身死的屠龙者的故事。

龙没死,那么会有更多的勇士前仆后继。

不久后,秦宫再次闯入屠龙者,是一对眷侣,分别叫做作残剑、飞雪。

这一次,那二人在朝会时闯入章台宫,残剑甚至距离嬴政只有十余步。

不知为何,他放弃了。

残剑调转剑尖,朝宫外杀去。

飞雪不解,却只能紧随其后。

“你似乎明白了。”

嬴政坐在王座上,长剑悬挂腰间,隐而未发。

这日,残剑、飞雪全身而退,成为秦国第一通缉要犯。

赵国覆灭前夕,秦国边陲一亭长无名,献残剑首级、飞雪配剑于上。

秦宫自两次刺杀之后,撤去宫中帘幕,文武大臣无功,需立百步外。

今日,亭长无名有大功,故而能够近前,在王座前十步处坐下。

嬴政看见无名的那一刻,便猜到了一切。

真正的刺客,是掩盖不住锋芒的。

嬴政差宦官赐了酒水、桌案,饶有兴致地盯着台阶下的那个藏剑之人。

哪怕无名刻意收敛了气机,依旧没逃出那位注定要成大业的帝王的眼眸。

嬴政忽然觉得有些无趣。

“你有何能以杀残剑?”

嬴政叹了口气,有些颓丧地靠在王座上。

无名闻言,杀心渐露。

宫内灯火微微摇曳。

“大王,微臣不才,炼就一剑。”

无名放下酒盏,仰头答道。

“究竟是什么样的剑,能胜过残剑?”

嬴政双眼微眯,上身前倾,不慎碰掉案上的一卷竹简,那是某个臣子的奏折。

剑光绽开。

无名身随剑动,化作笔直线条。

嬴政不慌不忙,捡起竹简。

剑光停滞。

无名立在王座前,竟在关键时刻收手。

“你明白了?”

嬴政拆开奏折,气定神闲地处理起政务,甚至没抬头看那刺客一眼。

无名转身,出宫弃剑,自戕于乱箭之下。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