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卫寰瀛 > 第二十四章:果木村的往昔

第二十四章:果木村的往昔(1/1)

目录
好书推荐:

卫寰瀛第二十四章:果木村的往昔

清晨,薄薄的雾气尚未完全消散,身穿朴素布衣的妇人背着竹篓于林间穿梭前行。

当她翻越山坡,踏过蜿蜒小路,抬头望见前方天空之中,群鸟循环往复徘徊,鸣叫不绝,下方对应的一处树丛内,正散发出仿佛萤火虫聚集的柔和光亮。

妇人上前扒开灌木丛,只见嫩草树叶横七竖八的将一名年幼的婴孩身体严密覆盖住,此时的他双目微睁,发现有身影靠近后,微笑举起小小的肉手来回挥舞着。

短暂的惊讶结束,妇人上前怜悯地将婴孩轻轻抱在了怀中。

果林内,大批村民采摘着成熟的白玉梨,当怀抱婴孩的妇人经过时,都热情的与之打起了招呼。

“二婶子,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还带着瑶玲一起去散步。”

“嗯,男婴,这个孩子不是瑶玲。”

附近的村民纷纷围拢过来。

妇人将今晨的经历讲述了一番。

“真是个苦命的孩子。”

“挺乖巧的,不哭也不闹。”

男婴瞪大浑圆的眼睛,天真无邪的笑着。

“现在赤条条的,张姐姐……”

头带斗笠的妇人点了下头。

“包在我身上,村里面哪个后生不是穿我做的衣服长大的。”

“之后到我家来取布料。”

说完,抱着婴孩离开了果林。

走进篱笆院,恰巧自己的丈夫也站在门口。

“当家的,我有事和你商量。”

慈祥的中年男人放下了手中的烟袋。

“是个在生命起点被迫迷失方向的生灵对不对。”

妇人叹了口气。

“就念了几年私塾,能别总讲些云山雾绕的言语可不可以。”

“额。”

“这孩子,我的意思是……”

男人背过身,慢慢朝屋内走去。

“快入冬了,记得和解家兄弟买块皮子,做一套带兜帽的连体衣。”

妇人表情欣慰的与之共同走了进去。

“那么,名字想好了没有?”

轻轻安置炕席上,与另一名女婴并排躺倒。

“自是随家姓,你有学问,你来想,对了,见面时,天上有群鸟围绕着始终不愿散去呢。”

“哦,竟有这样的事情,嗯……有了,那不如,就叫姬(环)寰吧。”

八年后。

“透骨草具备良好的活血化瘀效果,其样貌茎状挺立,分枝叉开,叶片长,圆,以干燥,全草色为佳……”

少女全神贯注的聆听着,坐在隔壁的姬寰却用掌心支撑住脸颊,不一会儿便陷入了睡梦之中。

又是一年丰收季。

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村民们身背竹篓,不辞辛劳地采摘着。

其中有个身影格外灵动与活泼。

像只小猴子一样,四肢缠绕住树身,三两下便爬了上去,坐在粗壮的枝干顶端,一边采摘一边大快朵颐。

“真甜。”

就在惬意享受之时。

“姬寰。”

“老钟叔。”

“二婶子找你,赶快过去吧。”

“知道了。”

抱着树干滑落下来。

卸下背篓,快步跑了回去。

“您叫我。”

“姬寰,来的正好,最近天气热,到大仓取些石斛,煎了水,送去给大家喝。”

“没问题。”

绕过房屋来到后院,推开木质仓库的大门,借着照射的光亮走入进去。

停留在堆放筲箕的架子前,反复分辨。

“‘石壶’?是哪个,这个吗?”

“你要是把草决明拿去泡茶,可就让大家伙不停地跑茅厕了。”

回头看去。

蓬松头发的少女双手掐腰站在门口。

“奶奶讲的药理常识,你还真是一点都没记住啊。”

走过来直接拿过旁边的筲箕。

“石斛在这里。”

“嘻嘻,原来如此,还是瑶玲聪明。”

“你奉承我也没有用。”

一把将筲箕送到怀里。

“烧热水,中午之前送过去。”

“哦。”

炉上的开水滚热,姬寰用竹筒吹着灶口,待白烟萦绕,拎起铜嘴大壶缓缓倾倒。

“我去送药茶了。”

左手一筐陶碗,右手一个陶罐,朝果林方向跑去。

由于内心急促,来不及看清楚眼前事物,与正面而来的村长撞了个满怀。

身体向后倾倒,右手及时将陶罐放在地上,左手掌心的编筐因为惯性而抛了出去。

目光随着散落的陶碗轨迹移动,身体控制住匆忙站立,双手随之而动,转眼间稳稳当当全部承接了下来。

“好险。”

所有的一切都被村长看在眼里。

“村长爷爷,不好意思。”

“没关系,很敏捷的身手呢。”

姬寰蹲在地上把陶碗悉数放进筐中。

“我先去送茶了。”

拎起陶罐继续向前跑去。

晚膳时,村长取过两个杯子,倒满酒后,将其中一个放到了姬寰的面前。

“来,尝尝看。”

“爷爷。”

瑶玲放下筷子。

“您怎么能让孩童喝酒呢。”

村长眯缝着眼睛。

“男子汉大丈夫,哪里有不饮酒的,再说这只有一小盅,无碍。”

村长夫人皱了下眉头。

“老头子搞什么。”

看向姬寰。

“怎么样。”

姬寰看了看眼前的酒盅。

“一点点,应该没什么问题。”

拿起来直接一饮而尽。

温热的暖流穿过喉咙,舌尖残留下淡淡的苦涩,略微有些刺激,但很快整个口腔便如火焰燃烧似的弥漫开来。

“哈!”

头部也感觉晕乎乎的。

“你怎么样。”

瑶玲关切的询问。

“没……没事,很好呢。”

虽然舌头已经暂时没有了知觉。

饭后,姬寰红着脸坐在院子里,都是初秋了,天气怎么还这么热。

村长握着烟袋走了过来。

“村长爷爷,您没事吧。”

先前听到村长夫人对着自己的丈夫好好指责了一顿。

“没关系,你感觉怎么样。”

“有些昏昏的,不过没什么问题。”

村长点了下头。

“差不多了。”

迈步走到院落中间。

“来。”

姬寰不知其意跟了上去。

才刚来到身边,村长突然将自己的烟袋用力抛向空中,之后张开手掌,鼓足力量,但却又很轻柔地贴靠在了姬寰的腹部位置。

“村长爷爷?”

姬寰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身体内部很快传来了从没体验过的异样感觉。

得益于先前那盅酒水的缘故,体内血液格外活跃畅通。

某种未知的事物在里面循环流动着,刚刚还在脚底,不一会儿便来到了胸口,没等充分感应,又直充天灵盖,转眼又扩散到双肩……

“村长爷爷。”

村长慢慢收回手,之后精准地接住了下落的烟袋。

“很不错的御气者体质。”

“御……气……者……那是什么。”

村长单刀直入。

“孩子,要不要和我学习臻气道。”

“我不是很明白。”

村长笑笑没说话,指着篱笆外路边的一枚大石。

“如果能挪开一段距离,路便可以更宽阔些。”

姬寰看了看,石头足足有半人多高。

“恐怕要把全村的壮年叫来,绑上绳子,这样就可以拖拽走了。”

说着,村长已经打开院门走了过去,抬起胳膊用右手按住。

下气域的臻气开始运作。

犹如磨盘的大石就这样被慢慢推着离开了原来的位置。

姬寰目瞪口呆。

真的假的?

自我掐了下脸颊,确实不是在做梦。

连忙跑上前,拍打了几下验明真伪。

村长连续调节了数次呼吸后,才终于气不长出,面不改色。

“呵呵呵,还是老了。”

“这个就是……”

“没错,臻气道。”

“我要学!”

姬寰很是激动。

村长拿出火折子点燃烟袋。

“很辛苦的,能坚持下来吗。”

“嗯。”

“那好,明天太阳升起后就过来。”

第二日,天微亮,一老一小的身影沿着山路前行着。

“腰要直,头要正,力从地起,下盘不稳,任何修炼都将难以为继。”

年仅八岁的姬寰光脚呈马步蹲姿,站立在光滑的树桩上面,双臂向前平举,手腕位置各用绳子吊着一个装满水的陶罐,肩膀上还平放着两个同样满水的陶碗。

“是的,坚持。”

村长吸着烟袋坐在不远处。

“爷爷。”

瑶玲拎着饭食来到了后山。

看着脸色紫青的姬寰。

“药理不学,却喜欢受这些罪。”

村长磕灭烟袋。

“那就吃饭吧。”

瑶玲帮着将水罐,水碗拿了下来,又递送给他一个馒头。

“吃吧。”

“谢谢。”

姬寰用尽全力,勉强将馒头握在了手里。

“多吃些,这样才会有气力。”

咀嚼着平凡朴素的饭菜,对于现在的姬寰来说,就是满意而又幸福的生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