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重回1988 > 分章完结70

分章完结70(1/1)

目录
好书推荐:

重回1988分章完结70

李俊毅非常耐心地回答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以满足两个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kanshuye.com

高凉顿时觉得带弟弟妹妹来广州是对的,她记得有这样一个观点,生活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眼界,广州是大都会,弟弟妹妹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眼界会更宽,人也会更加自信。

李俊毅没有带他们去坐公交车,而是拦了一辆的士,报了一个地址。高珊和高强是头一次坐小轿车,都极其兴奋,高强更是激动得手心都冒汗了,真棒,刚来广州就坐小轿车了,这回去跟小伙伴们足够炫耀好久了。

高凉以为李俊毅会带着他们去他的工厂,但是并没有,他直接将她们带到了一个叫福地的小区里:“我在这里帮你们租好了房子。”

高凉看了一下周遭的环境:“这里房租多少?应该不便宜吧?”

李俊毅以为她嫌贵,便说:“还好,就几十块钱,房租我已经付了半年,你们只管住吧。”

高凉笑着说:“房租我还是自己付吧,我付得起的。小区房贵一点很正常,安全措施也好,我觉得可以接受。”这年头治安还是不敢恭维的,尤其天河区这边明显还是新城区,外来人口多,治安肯定不如老城区。

李俊毅含笑看着她:“我也要在这里住的。”那语气并不太肯定,而是有点征询的意思。

高凉知道他没有必要跟自己一起住,因为他工厂的宿舍条件其实还不错,但他若是要求在租的房子里要一个房间,高凉当然也不会拒绝,这就跟他们在老家做邻居的时候差不多,只是更密切了些而已。“有几个卧室?”

李俊毅说:“三个。”

高凉说:“可以啊,你住一间,我们住两间。”

“说好了啊?”李俊毅笑弯了眼。

高强听说李俊毅和他们一起住,兴奋地说:“哇,那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是不是?”

李俊毅笑眯眯地说:“对,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

房子很新,设计款式也是时下最新颖的,但在高凉看来还是不太合理,不过并不影响房子的使用功能,至少已经算是现代化公寓了,不用像筒子楼那样公用厕所和厨房。房间大概也就是百来个平方,如果是几十块钱一个月,也还是合算的。

房间里已经添了简单的家具,床、衣柜以及书桌都是李俊毅提前买好的,擦一擦就能用。高凉这算是搬家了,知道马上就要入住,她带来的东西不少,其中有两床晒好的棉被,褥子得去现买,广州的冬天虽然比老家的暖和,但最低温度也只有几度,也照旧有南方诸省的湿冷。

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都得现买,还有各种生活用品。李俊毅不厌其烦地陪着高凉在附近的小市场里挑选这些小物件,一点点将这个空荡荡的房子给充实起来,当天晚上,高凉在家开伙做饭,做了新家的第一顿饭,四个人一整天都没好好吃过饭,这会儿终于有好吃的了,一个个都狼吞虎咽的。李俊毅觉得,就冲高凉这手艺,每天跑来跑去都是值得的。

这一天真是忙得人困马乏的,吃过饭,大家都准备洗澡睡觉,高凉以为李俊毅也会在这里睡,虽然他床上的被褥还没准备好,但他可以和高强一起睡。然而李俊毅吃了饭就要离开:“明天得开工,我今天晚上一定要过去看看才行。”

高凉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你不是说下午要去银行取钱的,结果没去,明天的开工红包咋办?”

李俊毅说:“没关系,明天一早我就去取,让他们先上班,我晚点发也一样。我走了。”

高凉送他到门口:“那你路上小心。”

李俊毅开门的时候又停下来:“这几天文武不在,我可能没空过来。不过珊珊和强强开学的时候我肯定会过来,到时候送你们去学校,不用担心。”

高凉点头:“我知道。等我安顿好,带他俩去你厂里参观一下。”

李俊毅笑了:“不是参观,应该是过来巡视一下,高总。”

高凉一听,顿时笑得低下头去。李俊毅抬头看了一眼,高强去洗澡了,高珊应该在厨房里收拾东西,便迅速抬起高凉的下巴,飞快地在她唇上啄了一下:“好了,我走了,早点休息。”

高凉红了脸:“路上小心,回去早点睡。”

李俊毅走了。高凉将门关上,并且将门反锁上,一回头,看见高珊正在捂嘴偷笑:“大姐,我看到你们了。”

高凉用手盖在眼睛上,这个李俊毅,以后有人的时候绝对不允许他动手动脚的了,动嘴也不行,她窘迫了一会儿,说:“你就当没看见吧。”

高珊笑嘻嘻地说:“没关系,我又不会说。俊毅哥真的挺好的,我很喜欢他做我大姐夫。”

高凉知道高珊比较早熟,便说:“你上学期间我希望你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高珊理所当然地说:“当然啦,我才不会早恋呢。而且我们班以前那些男生都好幼稚,懂的还没我多。”

“好了,强强出来了。你看看水好了没有,好了就去洗澡。”高凉说着进了卧室,还有好多东西都要收拾,搬一次家,哪是一天两天就能收拾好的。

房间有三个,李俊毅住一间,高凉和高珊住一间,高强独自住一间最小的,高凉决定等王秋兰来了之后,就让高强在李俊毅房间里放一张小床,住在城里最大的不方便就是房间太少,永远不够用。

高珊和高强对广州充满了好奇,他们恨不能想到处去看看,不过头两天高凉没带他们出去玩,只是在家收拾房子,到了第三天,她终于才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了李俊毅的工厂。他们租的房子离李俊毅的工厂有好几站的路程,下了车还要走十来分钟路,因为工厂并不在马路边,而是在厂区比较靠里的位置。

厂区里自成社区,有市场、商店、饭店等,看在高珊和高强眼里,其实也跟他们县城差不多,高凉说:“这里看着跟我们县城差不多,但是人家一个村的总收入比我们一个县城的收入还高呢。”

“那他们是很有钱了?”高强问。

“对啊。”

高珊问:“那俊毅哥也有钱吗?”

高凉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告诉他们实情,便说:“他还好吧,在这里不算有钱的,因为他是跟别人合伙的。”

高强说:“大姐,我以后也要开工厂,我也想赚很多的钱。”

高凉笑着说:“强强赚了钱想干什么呢?”

高强认真地说:“给大姐过上好日子,不要那么辛苦。”

高凉心里颇觉安慰,摸摸高强的脑袋:“大姐谢谢你的心意了,不过我希望你们现在能够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

参观李俊毅的服装厂时,总碰到有人管高凉叫高总,弄得高凉很是尴尬,因为她这个老板并没有红包发,而且弟弟妹妹眼里也流露出十分的好奇,大姐怎么成高总了?于是高凉干脆躲在李俊毅宿舍不出门,让李俊毅领着高珊和高强去参观了一圈。当天下午,李俊毅带着他们去高珊和高强的学校先认了一下门,让他们有个大致的印象,过两天再领他们去报到。

当天李俊毅没有回工厂,晚上住在高凉这边,等高强去睡了,高珊去洗澡的时候,李俊毅将高凉拖进他自己的房间,压在门后好好亲了一番,以偿这几日的相思之苦。李俊毅犹觉不满意,哼哼:“跟做贼似的。”

高凉的唇红艳得几要滴血,她咬着下唇说:“知足吧你,我要是没来广州呢?”

李俊毅叹息了一声,果然还是要知足啊。不过人有些时候就是不知足才能推动思想、科技、文明等的进步吧。

看完学校回来,高珊和高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马上要面临语言大关了,他们以前无论是上学还是日常生活,用的都是方言,根本就没说过普通话。所以高凉和李俊毅就开始陪他们说普通话,因为从来没讲过,小姐弟俩偶尔会将方言的词语变一下音,当成普通话说出来了,惹得高凉偷偷笑得肚子抽筋,当然还得纠正弟弟妹妹的错误。

相较于高珊和高强的恐慌,高凉倒是很淡定,毕竟到了那个环境中,人们自然而言就能将平时羞于说出口的语言说出来了,普通话也好,英语也是这样,敢说,才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

这边的生活算是基本安顿好了,高珊和高强马上也要上学,高凉觉得该考虑自己的事业了。

第八十八章 筹备开店

关于做什么, 高凉从打算来广州时就开始考虑了。她对服装行业熟悉,但李俊毅既然开了服装厂, 她就不打算从事服装行业了。她考虑过开超市, 但是广州早就有自选商店了,而且友谊商店的规模还不小, 她自认为没那么大的财力跟人家竞争, 开个小超市指望以后发展成沃尔玛之类的?高凉想到以后电商盛行,零售业迟早也是末途。

高凉思来想去, 还是想做饮食行业,民以食为天, 而且在广州做餐饮还真是挑对了地方, 因为这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做饮食生意肯定能赚钱。至于做什么,受众是哪些人,就得好好定位一下了。广州本地人不缺钱, 又好吃善吃,但是广州人尚清淡鲜美, 高凉嗜辣如命,会做的也是川湘菜系,自认为无法驾驭广州人的口味, 况且粤菜是中国几大菜系中档次最高的,名厨遍地,她一个外省人未必能摸得着本地人的口味,所以受众肯定不能是他们。

开饭店不成, 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做卤味小吃。受众主要也不是广州人,虽然广州人比他们老家小县城的人富有多了,就财力来说,买个鸭脖子鸭掌当零食完全不在话下,问题是口味,广州人做鱼都可以不放盐,直接吃原味,你还能指望他们经常买辣鸭脖子鸭掌解馋么?当然,尝个新鲜可以,但绝对不是主流,所以如果做卤肉,客流量肯定不能指望本地人,高凉把目光瞄向了那些背井离乡的外来务工人员。

从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12年的时间,然而经济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到了近几年,报纸上刊登过,80年代末期,广东已有数百万南下的内地农民工,绝大部分都来自湖南、四川、贵州、江西、湖北等地,这些地方的人口味无一不偏咸辣,所以真不怕没有客源。

而且别看这些农民工只是工厂的工人,但是他们并不差钱,他们的工资水平比同期国有企业的工人普遍要高。李俊毅厂里的工人,熟练的一个月能挣两三百块,少一点的也有一百多,李俊毅还说过等朱文武来了要跟他商量加工资的事,一是因为国家政策要求增长工资,二是因为他们厂的工资有点偏低,一些工人年后已经跳槽了。所以挣两三百、三四百块一个月对这些农民工来说真不是什么难事。

对背井离乡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饮食不适是他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对家乡口味肯定相当怀念,如果能够有家乡口味一解乡思之愁,肯定会有很多人来买。所以高凉决定将卤味小吃店就开在天河区,因为天河区工厂秘籍,外来人口众多。

高凉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她一直有将高味发展成连锁店的打算,以后也像某些品牌一样,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且全国人民一提起这个都耳熟能详,那才是真正的大事业。

高凉将自己的想法跟李俊毅分享了一下,让他给自己提点意见,李俊毅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不过既然要开,那就不是像从前那样卖早市了,因为工人早上都要上班,只有傍晚或者晚上才有时间出来逛。”

高凉点头:“这样更好,我就不用起早床赶早市了。上午做,中午才开店。”

李俊毅闻言笑了:“也好,每天想着你那么早起床我就心疼。”

高凉说:“现在还有很多问题,首先是店面问题,我想找个繁华点的地段。”

李俊毅点头:“那就去体育中心那块儿吧。”

高凉知道这个时候天河区还没有发展起来,到处都是工厂,唯有天河体育中心一带商业活动最为集中,所以要开店,到那一带去找店面是再好不过了。问题是那儿是天河最繁华的地段,就算不是广州市中心,但到底还是广州,在那边开店的压力就大了,转让费、租金等等都是大开支,她从老家带来的那几千块钱积蓄多半是不够看的。“我去了解一下成本。”

李俊毅也知道在广州开店不能与老家一样,便说:“我也帮你找找店面,如果找到合适的,钱先不用考虑,不够我借给你,这个时候就不用跟我客气了。”

高凉笑着说:“我知道,不够肯定会跟你借的。”有几个人做生意不要借钱呢?跟李俊毅借钱,高凉并不以为耻,又不是不还。

高凉租的小区跟体育中心倒是不算太远,由于体育中心是天河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非常便利,福地小区外面就有公交车直接去体育中心。所以第二天高凉就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体育中心玩了,既是陪他们玩,也是去办自己的正事。

天河区因天河体育中心而得名,可见体育中心地理位置和地位的重要,体育中心是84年落成的,发展了四五年,商业环境已经算是很成熟了。高凉上辈子来广州的次数不太多,但也知道天河体育中心日后会发展成为天河区最繁华的商圈,摩天大楼会接踵而起,租金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得起的,但是目前它尚未腾飞,所以高凉还有机会入驻这里。

高凉带着弟弟妹妹参观完体育中心,又去逛了体育中心周边的商业街,带他们去买吃的穿的,她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