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星河余辉 > 第78章 分解残骸

第78章 分解残骸(1/1)

目录
好书推荐:

星河余辉第78章 分解残骸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常宁院士有了一些想法,既然整块搬运不现实,那就化整为零,以前人类的力量无法驱动谷神星这样的星体,但现在星海蛟龙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只要将这块残骸切割成几十个小块,星海蛟龙就可以搬运动。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块残骸虽然是个薄块,但最薄的地方也有上百公里,况且这不是岩石土壤结构,当然这难不倒常宁院士,普通的金属在极限低温环境下会变得像玻璃一样脆。

只要找到相应的应力点,辅以大当量核弹的冲击,就能将它震碎,也幸好这块残骸不是一个圆球样的结构,不然金属即使脆弱,人类也拿它没办法,那个时候还要应付引力,现在这个结构,引力的因素就可以忽略了。

“郭翊鸣军长。”常宁院士呼叫原第七军军长郭翊鸣。

“常宁院士,有什么吩咐?”郭翊鸣军长很快回复。

“请在残骸的这些点位布置感应器,另外在这几个方位用激光炮灼烧出几个深坑放置核弹,我需要利用振动波测量这块残骸的内部情况。”

说完,常宁院士将部署图发送了过去,并且简单的向郭翊鸣军长讲解了自己的行动意图,郭翊鸣军长二话没说,立即让舰队开始进行部署。

几艘战舰移动到其中一个核弹部署点,几十台激光主炮全部开启对准一个位置开始输出,原本黑褐色的残骸瞬间变得通红,还不等这些坚硬的部分变成液体流动,粒子就忍不住高能狙击,变成气态蒸发了。

不多久,一个深度百米的狭小空洞就形成了,一枚核弹顺着洞口被塞了进去,远处,一艘艘星海蛟龙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一艘挨着一艘。

引爆指令下达,一团巨大的火光闪过,随即,坚硬的金属残骸如同豆腐块一样被撕裂成无数碎片,带着强大的冲击力飞向了远处,撞击到星海蛟龙,一艘艘星海蛟龙被撞出去数千公里才回过神来。

这种场面对天军战士来说已经是小儿科了,舰队这样排列是为了挡住核爆产生的强光粒子流和各种高能射线,毕竟这里是入侵者的地盘,这么么大的动静不一定不会引起入侵者的注意。

而星海蛟龙装备了加速环材料后完全有能力抵抗这种冲击,并且挡住绝大部分强光,剩下的无法挡住的部分,也会很快和恒星的光芒融为一体,不再显眼。

回看核弹爆炸地点,一个圆润的千米深坑出现在眼前,被高温熔化后的金属还在缓缓流动,由于没有引力,金属流的流动方向并没有指向坑底。

“常宁院士,怎么样?”郭翊鸣军长问道。

“很好,果然不出所料,郭翊鸣军长,请起爆下一颗核弹。”

“好。”虽然不明白常宁院士说的不出所料是什么意思,但郭翊鸣军长还是马不停蹄的率领舰队赶赴下一个起爆点。

当十几颗核弹都被引爆后,一个残骸的应力结构模型就出来了,计算机很快给出了最佳分割线路,这些线路要么因为冷却时间不一样而导致结构异常脆弱,要么因为中间有大量的气泡空洞,或者有些地方融合的杂质过多,导致整体的结构强度下降。

接下来只需要在这些线路上钻上深孔,安放好核弹,当核弹起爆,整块行星残骸就会像遭遇攻击的钢化玻璃一样,碎成大量的小块,而这些小块,战舰就可以将它们搬运到指定空域了。

行动进行得很顺利,一切都精准而高效的进行着,三个月后,第一批十块长宽都在30公里左右的残骸就被舰队推到了指定空域,这些残骸被安放在了一起,它们的质量足够大,产生的引力勉强可以将彼此吸附在一起,在星空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它们不会分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又一批的残骸被送了过来,大的几十公里,小的几公里,扔掉了一些含杂质比较多的碎块后,剩下的依旧有几百亿吨,将来不管是打造舰队还是建造加速环都足够使用了。

舰队暂时需要补给,需要维护,更加需要探明周围空域的情况才能前进,李正阳决定利用这些时间来建造更多的攻击舰。

此时的李正阳心境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变得更加谨慎,尤其是在观看了5级文明的战斗之后,李正阳这才真正认识宇宙的险恶。

之前再怎么想象也不如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