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难道朕真的是亡国之君?(1/1)
我,策天阁阁主第六十九章 难道朕真的是亡国之君?
杨宋之家,指的是向周武朝开国皇帝投诚的关陇集团的三家代表门阀,一杨二宋。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可以根据当朝统治者的心意改变自身的形状。
即使开国皇帝有意切割了宋家门阀和关陇集团,把一杨二宋全都分封到了北境这种直面夷狄的地方,杨宋之家也毫无怨言,十分乖巧。但无论是他们,还是朝廷,心里都清楚:早晚朝堂是要动这些开国勋贵的,只不过那一个允许平稳过渡的时候没到而已。
开国皇帝武德充沛,那他们便当一个青天大忠臣。
先帝死的不明不白,把这个难题留给了子孙。西凉王入皇都居摄,以残暴著称,那他们便安安稳稳的继续当忠臣,总有轮到他们动的那天。
现在,终于让他们等到了!
同一时间,周武北境。
无论何时,这里似乎都是冷风萧瑟。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说是会陆续充实北地人口,迁移到这里来的全是流放的罪犯。
这里的罪犯并没有联合起来建立秩序的打算,基本都被杨宋之家收编了。
周武国内局势一直都不算安稳,姬天子自然也没有“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没有动这些担任边境墙作用的武勋边侯。杨宋三家,得以平稳发展,在规定的份额外私铸盔甲、训练私兵。
到如今,北境谁还认姬家的公文?
这里只有两个形式,一杨,一宋。
北境的杨宋之家,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杨氏家主杨悯披着战甲,来到了一座巨大的石制造物前。
他身旁的一名女子斜挎腰刀,看着高十丈有余的像磨坊一样的东西,生出疑惑:“杨家主,发现我们藏的甲械后,那几只绣衣卫的老鼠南逃了,不去追吗?而且,这又是何物?”
“这是舂磨砦。是把活人从高头丢进去,底下就能吐出行军肉糜的神奇器械。”
杨悯的脸被北方的寒风吹成了紫赯涩,龟裂粗糙,扯动脸上的血肉,露出了一个让女子汗毛倒竖的笑容,“我们北方没南方那么富饶。想要军粮,自然只能依靠天工造物咯。”
“你且看好了,宋氏女。”
“看这从北境一路流到江南的殷殷血河,看那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女子感到恶心反胃,不愿再看那所谓的舂磨砦一眼。
什么舂磨砦,这就是一个把活人当做军粮的绞肉机!
莫名的,女子都有些为那名无知的姬家天子感到可怜。她直到现在,恐怕都觉得北境杨宋比西凉王更可信、是戍守边关的忠臣吧?
在这微妙的夏收时节起兵,北地也没粮食吃,就抓夷狄来当粮食。其中到底有多少中原百姓,更是无人知晓。按照杨宋之家的大军数量,真的全面把人肉当做食物,短短一个月就能吃空一座城。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今年,是一个作物歉收的灾年。
南逃的难民仅是现在都有十万之数,流窜各县,让皇城知府焦头烂额。在这个时候,儒道释三家就跟神秘消失一样,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在接济难民,这个数量对整个难民的来讲只是杯水车薪。
皇城的小天子性格软弱,几乎是直接导致了如今的周武朝吏治糜烂,烂连北境这里的人都听说了。一旦朝堂赈灾不力,即刻就会出现百姓易子而食的惨剧。
赈灾粮被高价卖给贵族粮商,换成了白花花的雪花银,不知要肥多少官员。
而小天子,还活在她的盛世美梦里!
这时候不举兵南下,更待何时?
“我已跟西边的胡人约定好,他攻西凉王,我攻皇城。攻下后,即刻去驰援西凉,将那个不知道用阴谋诡计害死了多少我们北方儿郎的姬家小子,把西凉作为他的埋骨地!”
杨悯面向南方,伸手抓去,脸上被牵动拉开的肌肉渗出了一丝血意。
他们杨宋之家,从北向南,要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姬姓的开国天子没坐好的天下,不如给他们来坐。
……
皇城,孚命殿。
姬幼忧鼓着嘴巴,略带烦闷的披着公文,心中却反复回想着那个策天阁阁主的事。
被那策天阁阁主指着鼻子骂“你这亡国之君”也就算了,不跟她见识。我周武朝开国天子效仿上古,设立诽谤木,不以言罪人。这些年来,骂她这个天子望之不似人君的都有,还容不下一个微不足道的装神弄鬼的相师?
这个国家安不安稳,姬幼忧当然知道。
虽然很不服气,但她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关键是,她给自己的那一卦,“异生于北,杨宋倒戈”。
姬幼忧身旁,一名相貌清秀的女官俯下身,在她耳边说着:“陛下,秦小姐请求……”
烦躁的摆了摆手,姬幼忧打断了她:“让她进来。”
“陛下,臣有事相报!”
秦未央进入孚命殿后,一直低着头,注视着自己的脚尖,“锦衣卫的最新消息,那策天阁……”
“……朕知道了。”
“……?!”秦未央张了张嘴。
陛下,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下一秒,她就为自己听见的东西而震惊。
“那杨宋,反了,对吧。”
姬天子的声音,回荡在有些空旷的温暖的孚命殿中。
“秦卿......”姬天子颓废的声音有些颤抖,“莫非朕,真是亡国之君?”
成年人的破防,往往只在一瞬间。
北方锦衣卫传来消息,杨宋之家已经倒戈举旗。
守护周武北方的势力顿时化身饿狼,觊觎中原。
那个最胆大的江湖骗子也不敢诽谤的开国武勋集团,姬幼忧自认为西凉王举旗靖难都不可能反的忠良世家,反谁也不可能反姬家的杨宋,反了!
先帝时期,外寇作乱的时候,杨宋没反,而是跟着先帝冲锋厮杀,退夷狄三千里。
西凉王建府居摄,摄政王幕府门客上万的时候,杨宋没反,还在关键时刻打断了西凉王伸向北方的手,最终让国朝权柄得以归还到已经成年的姬幼忧手中。
现在姬幼忧口含天宪,励精图治,准备带周武朝走一个盛世的时候,杨宋反了!
这又怎么解释呢?